不会跟工匠这种底层人打交道自然也不理解底层人的想法。

工匠把技术写成书,不但赚钱,还能出名。

他们要是搞清楚了这里面的好处,还怕他们不肯说出自己私藏的技术吗?

只怕他们巴不得多说一点!.

第384章大秦工程院,助大秦尽揽天下之财

秦牧最初,在大唐参加科举时,就怀揣着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

可惜,李二和长孙无忌,联手打碎了他的梦。

无赖霸占了他的千古奇文,甚至还想要杀了他,一了百了。

那个时候,秦牧恨他们入骨!

如今,自己坐上了大秦皇帝的位子,掌管如此广大的天下。

秦牧对于技术的推广和改良,比史上任何一个皇帝,都要更重视。

因此,就产生了,找人开始编纂技术书籍的事。

民间藏龙卧虎,曾经也诞生过很多奇思妙想。但因为不受重视,很多都淹没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秦牧就是要鼓励工匠,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

让后面的人,再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思考挖掘下去。技术的积累,就是这样一点点完成。

最重要的一点,还是制度上的鼓励。

“李恪,这件事一定要办漂亮了!孤再赐你一项权力,你有资格,给你审定的工匠,发养老月钱!

第一批,一万人!凡是写出有技术价值的书,就能参与审定。

养老月钱的数目,每个月五千铜钱!”

29李恪吃了一惊。

皇帝这是要下血本了。

在这之前,工匠只有做工,才能拿到工钱。技术好的工匠,每个月的收入基本也在五千铜钱左右。

但是现在,只要肯出书,哪怕不用做工,也可以领朝廷发的养老月钱。

这绝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伟大改革!

一万个人,每人每月五千铜钱,就是五千万的恐怖数目。

李恪也对这个数字,暗暗心惊。

“陛下,如果不用做工,就能得到这么一项稳定收入,恐怕工匠会产生懒惰之心。

而且,国库的压力也很大!”

李恪会有这样的担心,也很正常。他毕竟才刚来大秦,思维还是延续着之前在大唐时,那边朝廷的思维。

这个时候,有人来了。

沈括和徐光启,一起进入大殿,向秦牧行礼。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