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你这是何意?”

房玄龄上下打量了秦牧一番,眼神中满是困惑不解。

他亲眼目睹了秦牧登基称帝的全过程,自然不能再称呼为大王,必须要称秦牧为陛下了。

“孤与房相相交之日虽短,却也有不舍之情。孤已决定,亲自送房相回长安!”

秦牧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呸!

鬼才相信你的话!

房玄龄嘴角直抽抽,不停的翻着白眼。

当老夫是三岁小孩呢?

这小子诡计多端,不知道哪句话是真是假,谁知道他去长安干什么?

不过房玄龄倒是想通了一件事。

秦牧为何让自己隐瞒一个月吐蕃境内发生的大事。

若是自己提前将秦牧在吐蕃登基称帝的事情说出来,那么禄东赞出使大唐便会成为泡影。

好小子!

当真是好算计!

老夫竟然着了你的道。

房玄龄咬牙切齿的瞪着秦牧。

他向来以谋略著称,也以谋略自傲,可没想到竟然在一个小小少年的身上栽了跟头。

真是不服老不行了啊!

除此之外。

房玄龄的心里还有一种隐隐的不安,总觉得自己像是坠入无底的深渊里面。

秦牧去长安究竟想要干什么?

他的目的何在?

老夫的承诺究竟是对还是错?

房玄龄有些不知所措了。

“好了,房相,时辰不早了,出发吧。”

秦牧大气的拍了拍房玄龄的肩膀,转身走进自己专属的豪华马车里

“唉!如今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房玄龄叹了口气,无奈的回到自己的马车里。

大唐,长安城。

车水马龙,人潮如流。

富庶繁华程度更胜以往。

经过秦牧那篇奇文的指导,大唐如今已经实现了其中大部分的技术。

精盐已经出现在千家万户的餐桌上,曲辕犁也已经推广到了千千万万的农户手上。

人们食用精盐之后,体质越来越好,生产力也越来越高,再加上曲辕犁的出现,大唐的粮食产量几乎呈几何倍数的增长。

贞观盛世似乎已经有了苗头。

许多周边的小国也纷纷遣使入唐,一则是为了邻国友好,二则是为了想学**唐的先进经验。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