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阵猛灌。

傅友德在一旁劝着,冯胜却是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架势,恨不得再给蓝玉来一坛。

蓝玉干了一坛酒后胡乱地拿袖子擦了擦嘴,豪气干云地对护卫道。

“再来一坛!”

傅友德赶忙叫停,并把护卫给撵下去。

“蓝老弟,今天差不多就得了,你明天还得挂印出征呢,可不能喝得太醉。”

蓝玉嘴上说着“没事”,但却没强求护卫给他继续送酒,也算是默认了傅友德的话。

“蓝老弟,你这次出征打算打多久?”

“自然是越快越好,给咱们上位打个大大的胜仗!”

“老哥建议你打慢点,能拖的话尽量拖一拖……”

“为啥?”

“上位可是说了,让我尽量在入冬前打完的!”

傅友德闻言叹了口气道。

“我跟冯兄在来的路上,看到缇骑四出,估计又在侦办什么钦案呢……”

“这……”

蓝玉一听这话当场呆若木鸡,他回京也有段日子了,没听到啥风声啊。

“两位老哥,可曾听说是啥案子?”

两人不约而同地摇摇头。

“不清楚……总之声势挺大,锦衣卫的十三太保齐出,抓了不少人……”

“这样说的话,看来我还真得拖一拖了……”

在几人喝酒之时,黄子澄正对着一堆白花花的银子傻笑。

虽然大明严令官员经商,但不管是武将勋贵,还是文官集团,都偷偷摸摸地让家人做生意,借此补贴家用。

黄子澄在京城也有生意,一个不大不小的书店。

事实上,这不仅是黄子澄的选择,也是很多文官的选择。

相较于青楼、赌场那等需要强力背景的生意,这种不显山,不露水,就算传出去也能博得个文雅之名的生意,才是最适合他们的副业。

更何况,他们做这类生意本就有天然优势,有事没事去国子监讲讲课,跟他们介绍下自己写的八股文心得,这帮国子监的学生还不疯了似的跑自家店里买书?

但这样来钱还是太慢,远不如卖话本来钱快。

因此,在金瓶梅刚一上市,就被黄子澄给盯上了。在得知此书是朱允熥所作后,他更是一阵狂喜。这回不仅能把钱赚了,还能替太子妃解决朱允熥这个大患!

但一般的泥活字、木活字仿印的书他是看不上的,直至有一家印书-->>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