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再拼命建海军,那朝鲜和倭国将再无闪转腾挪之力了!

朱棣看到李芳远脸色微变,赶忙出言补救道。

“贤弟莫慌,愚兄可不像朱允熥那般贪得无厌,愚兄只是对海的那一边好奇,另外对海贸带来的收益比较感兴趣,并不贪图别人的土地。”

“燕王殿下,就算你跟朱允熥一样,那也是英雄所见略同!”

“小王非但不生气,反而翘首以盼待王师!”

“不过,小王只希望看到殿下的仁义之师,而不是朱允熥那群贪婪的强盗,哈哈哈!”

朱棣见李芳远这样说,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想不到贤弟竟如此豁达,倒是愚兄显得不够坦荡了!”

“既然咱们把话说到这份上,那愚兄就指着鸭绿江水发誓。若是将来孤登临九五,只要朝鲜贡赋不缺,绝对将朝鲜列为不征之国,并让世代遵守下去。”

李芳远从来没想过要反攻大明,在他看来朝鲜能在大明的眼皮底下喝点汤,沾点小便宜已然是天大的幸运了。

“那小王就提前代朝鲜,以及朝鲜的后世之君谢过燕王殿下的慷慨喽,哈哈哈!”

在两人爽朗的笑声中,北朝史官崔木激动的在纸上写下这样一笔。

“国主与大明燕王殿下会盟于江上,国主面对大明燕王之刁难进退有节……”

这一刻,在崔木眼中,李芳远就是圣君明主,是振兴朝鲜的希望。

朱棣和李芳远联袂登上龟船,然后在李芳远的带领下游览了鸭绿江美景,然后登上北朝之土,参观了北朝的都城,以及道路两旁之村里市集。

再来之前,朱棣以为北朝百姓生活会非常困苦。

毕竟大明年年加征,南朝和高丽两国都已不堪重负,被朱允熥额外关照的北朝应该更难才对。

可在来到北朝后发现,北朝百姓竟然生活的还算不错。

虽然远远达不到富裕的程度,但他们脸上却没有多少忧苦之色。

只是有一点比较奇怪,路上看到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挂着一个小牌牌,哪怕是随侍在李芳远身边的官员也毫不例外,只不过材质上更讲究,用的是牛角、白玉之类。

“贤弟,可否告知他们身上佩戴的木牌为何物,为何贵国不论老少都有佩戴之?”

“回兄长,此为号牌,乃是小弟所创,专门用来记录他们的身高、体征、籍贯、田宅等等信息,用以方便征兵和服徭役。”

“在我北朝境内-->>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