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新宫这么大的事,必然用到不少人力物力,咱不可能一点风声都没听到啊!”

秦德顺再次解释道。

“皇爷,皇太孙此次建造之新宫跟以往宫殿不同,据说总共才用了不到一千人……”

“十万人都不见得够,他一千人就想盖宫殿?”

“是啊!”

“皇太孙说了,他这宫殿是砖混结构,十天盖一层已经算慢的了……”

老朱听到这番话彻底无语了,敢情这逆孙不是临时起意,而是早就蓄谋着要搬出去了。

只是他为何这么急着搬出去,可是宫里有什么不顺心的地方?

第四百七十三章 朱允熥,你好狠的心!

朱允熥确实早就想搬出去了,这次不过借着常家表妹的婚事闹一闹罢了。

当然,对于常家表妹和朱允炆的婚事,他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这要是让常家表妹嫁给朱允炆,等他将来想对付朱允炆的时候咋办,让自家表妹守寡?

朱允熥来到北郊新宫的时候,正有上千名匠人在此劳作。

虽说主体建筑已经完工,但沟渠、城墙、花圃等设施还在陆续修建,以及相应的配套宫殿也没完备。

为了跟紫禁城相区别,朱允熥暂时将此地称之为北宫。

此时的北宫只有一座三层高的主殿,外加十几座用于衙门办公的二层小楼。

原来文华殿内的一应属官,就根据不同部门分置在这些小楼里。

朱允熥直接将主殿更名为政务堂,总揽一切政务。

其下辖部门分别为邮电部、工业部、商业部、外务部、水利部、教育部、卫生部、铁道部、财务部等等十几个部门。

除了有些跟老朱那边的六部职权重叠,剩下绝大多数都是无中生有,从零到一的创建过程。

就比如邮电部,如果没有电报这等东西的出现,邮电的“电”字就不存在。

至于铁道部更是划时代的产物,此部门完全依托于朱允熥脑子里的炼钢技术,以及大明在蒸汽机领域的突破。

否则,这也是一个完全不可能出现的部门。

相对来说,工业部、教育部、水利部、卫生部等等,都跟大明原有的部门有一定重叠。

在大明教育、医疗卫生其实都是归礼部统领的,像水利设施建设、各种官办作坊则归工部管理。

外务部和商务部,也抢了鸿胪寺和户部的部分职能。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