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孙就不该管这事。就算是要管,也得等他当了皇帝,有了朝廷大义的名分再说。

“皇太孙,微臣也不建议您现在开市舶司。”

“您现在的首要任务就是读书学习,尽量不要参与朝政之事。”

高明之所以这样说,完全是出于一片好意。

因为一旦朱允熥想要干成此事,必定要更改老皇帝立下的规矩。

比如说,取消对商人不能科举的禁令。允许商人穿丝绸,提高商人地位等等。

这些都是跟老皇帝的政策对着干之事,一旦引起老皇帝的不满,极有可能波及他的皇储之位。

朱允熥越听越烦躁,他想做很多事,因此需要很多很多钱。

如果不能搞海贸,那他去哪儿搞钱?

“高师傅,如果孤非做不可呢?”

高明也毫不客气,冷冷一笑道。

“那您就得冒着被废的风险,劝谏皇帝陛下,让皇帝陛下更改大明的户籍制度,废除对商人的打压政策,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并且准许商人子弟参与科举。”

“只要您能拿出科举这个诱饵,微臣保准天下商人趋之若鹜,甘心为朝廷效力!”

“孤明白了!”

朱允熥问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就转身离去了,在其离开文华殿后,杨新炉和秦亨伯对高明展开了激烈地批判。

“高明,你跟皇太孙说这个干吗?”

“皇太孙还是孩子,他还年轻,未来有的是机会,不急于这一时!”

“只要皇太孙当了皇帝,咱们有的是时间匡正他的得失,辅佐他成为远迈汉武唐宗的圣君!”

高明心里也有点后悔,后悔自己刚刚太急躁了,竟然那样跟皇太孙说话。

“皇太孙聪明睿智,应该分得清轻重缓急吧?”

“再者说,皇帝陛下宠爱皇太孙,就算皇太孙做错了什么,皇帝陛下也能原谅皇太孙……”

秦亨伯闻言冷哼一声道。

“但愿吧!”

“自古最是无情帝王家,很多事情很难说啊……”

朱允熥离开文华殿,下意识地来到乾清宫门口。他站在门外,看着乾清宫里的灯火,一时间犹豫起来。

要不要跟皇爷爷谏言呢?

皇爷爷的脾气可是很不好,一旦让他知道自己要推翻他制定的国策,少不得要把自己吊起来打吧?

可若不这样做,自己又要等上几年时间。

时间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