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见是关于市舶司之事,不由微微一笑。

“皇太孙是不是实在奇怪,为何海外番商不愿来我大明市舶司?”

“是啊!”

“这不科学……不不,这不合理呀!”

“明明咱们是朝廷,从咱们手里买最划算,为啥不来找咱们?”

杨新炉闻言笑得更神秘莫测了。

“微臣冒昧的问一句,皇太孙殿下,您觉得朝廷手里是掌握着茶叶,还是掌握了丝绸,还是掌握着瓷器?”

“这……”

朱允熥还从没想过这个,他本能地以为这些都该是大明朝廷掌握的。

但既然杨新炉敢这样问,那必然不是他想的那般。

“敢问杨先生,咱大名的丝绸、茶叶、瓷器在什么人手里掌握?”

杨新炉伸出手指沾了点茶水,在桌子上写了个“九”。

“据老夫所知,大明的海上贸易早就被九大家所垄断了。”

“九大家是什么玩意?”

“九大家来头可就大了,有的甚至能追溯到宋朝。”

“宋朝之所以能以区区江南之地对抗金国和蒙元百年,靠的就是海上贸易的丰厚利润。”

“否则,光是连年征战、岁币之类的,就将宋朝的财政拖垮了。”

朱允熥也是非常重视海贸的,认为海贸利益巨大。可是他最近翻看了大明开国以来的海贸税收,最高的一年也不过三十三万两!

这点钱别说朱元璋看不上,就是朱允熥也看不上啊!

他想要的可是一年三千万两!

就算一年没有三千万两,那也得争取达到一千万两啊。

再少就是对大明的侮辱了,大明人口放在明面上,有户籍可查的都接近一万万人了。算上逃户、隐户,以及老少边穷地区那些不愿意上户口的人,少说也能达到一亿两千万以上的人口。

大明地大物博,人口繁多,一年连一千万两银子的税收都完不成,那简直丢人丢大发了!

“钱呢?”

“为啥南宋靠着这个能跟金国和蒙元打仗,并且坚持那么多年。到了咱们大明头上,一年就三十几万两银子?”

杨新炉闻言摇头苦笑道。

“其实,这事说来话长,简单点说就是蒙元人太傻,被江南的海商给糊弄了,每年定额收个三两百万两银子的税收就算完事,剩下的全是海商自己的赚头。”

“你想想看,海商们做惯了元朝的生-->>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