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此,不论林阿焕如何卖力地游说,依然很少有人会动心。

因为自古以来的官府下限都不高,坑蒙拐骗算斯文的,强取豪夺是正常。相对来说,大明朱家这样的朝廷,已经算是对百姓好的了。

最起码,百姓给朝廷交了税,服了劳役后,皇帝是真不折腾你。

张斌不是一个人,在排队的人群里,有不少都察院御史言官,还有部分大理寺的官员。

他们都是来探听虚实,为下一步“规劝”皇太孙做准备的。

在他们之外,还有一群别有用心者。

比如说,秦王朱爽、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人。

他们本人当然不敢进京,但是听闻大侄子这边搞得有声有色,还是派出各自的管家、掌柜前来看热闹。

只是朱允熥的手法太高,完全超越了这个时代,他们派出来的管家和掌柜也就看了个热闹,根本看不清朱允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韩清也在人群里排着队,侧耳倾听着林阿焕的介绍。

相较于其他人的懵懵懂懂,他已然听明白一些了。

皇太孙很缺钱!

皇太孙想干很多大事!

所以皇太孙为了吸引人存钱,这才会给予存钱者一定的利息。

这是一种变相的借贷!

只是皇太孙能还得起吗?

据他所知,老皇帝根本没将朝政大权交给他,他能直接管理的只有松江府。

韩清想到这儿,决定先存个一万两,看看大户到底怎么个“大”法,都有哪些特权。

顺便也进入银行内部看看,如果机会合适的话,想办法把银行给抢了!

只要百姓听闻银行里的钱被抢了,一定会蜂拥而至来取钱。

到时候皇太孙拿不出钱,必定会引起百姓不满,老皇帝不满。

这样一来,朱允炆那个废物岂不是就有了机会?

韩清早就放弃在朱屠户活着的时候搞事情了,甚至对于朱允熥他都有点打怵。

虽然他没接触过朱允熥,但听闻过不少朱允熥的事情。

十二岁就敢杨帆出海杀倭寇,这怎么看都不是个善茬啊!

再加上他短短一年时间里,就搞出三味书屋、明钢、煤球三大产业,名下还有无数的新奇作坊,哪一件都是相当了不起的成就。

在金陵银行门口众人心思各异之时,此间的始作俑者一大早就出了宫,跟着皇爷爷和一干皇子皇孙去了城外的-->>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