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他知道,以海州城的实力,根本吃不下这么多倭寇人头。

另外,如果他把人头卖了,那他还拿啥找皇爷爷请功?

总不能这边给他请功,他回去的时候连个人头都拿不出来吧,岂不是平白被人笑话?

因此,再三纠结后,他命人将周志清重新叫了过来,两人躲在屋里合计了半夜,重新写了一份奏疏,并统一了口径。

周志清投桃报李,替朱允熥联系买主,将剩余的倭寇人头卖给邻近府县。

哪承想,这东西太抢手了,淮安府府尊一人就要了三百颗,其他周边县衙也在百颗以上。

于是乎,找到发财小妙招的一众人,也不急着去日本了,先把大明沿海岛屿转了个遍。

在他们强大的火力压制下,附近海岛的倭寇被一扫而光,终于勉强满足了淮安府的需求。

……

在朱允熥领着一干散兵游勇发财之时,乾清宫里的老朱正望着一堆上奏倭寇袭击的奏疏发呆。

淮安海城县县令周志清上本请罪,本月初一日,倭寇于田家村登陆,屠杀村民十三人,焚烧民房若干。

登州知府田文尚书请罪,倭寇三百人偷袭治下曹溪镇,屠杀村民两百余人,劫掠财货无算……

老朱合上奏疏,暗暗叹息一声,今年的倭寇,好像比之往年更猖狂啊!

“来人,传宋国公、颖国公、信国公进宫问话!”

“另传户部、兵部、工部三位尚书进宫!”

“诺!”

在二虎派人去“摇人”的时候,老朱又满怀心事地拿起奏折翻看起来。

每当看到各地上奏倭寇袭击,老朱的心里都会一沉。

事实上,自打大孙走后,老朱无时无刻不在担心大孙的安危,生怕大孙一行人遇上倭寇。

因此,他几次三番地下令,命令沿海府县、卫所全力剿灭倭寇。

凡是抗击倭寇不力的官员,轻则被他斥责,重则直接锁拿入京,革职下狱。

可即使是这样,他也不觉得此举对倭寇能有多大杀伤力。

毕竟,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再加上倭寇居无定所,四处游荡。今天可能在此地打劫,明天可能就去彼地放火。

基于倭寇的这个特性,别说依靠沿海府县的那点力量了,就是他调集大军去对付倭寇,也不会取得多大的战果。

不多时,三位国公外加三位尚书入宫。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