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不喜江南文人,朝中六部尚书也多数出自北方,此乃陛下有意压制江南文人。”

“因此,朱允熥获得三位江南大儒的支持,在陛下那里未必是好事。”

吕氏听了这话,悬着的心总算是找到了着落,真正地开心起来。

“本宫多谢张先生指教,若是我儿有登上大位一天,本宫定然对其言说先生之功,让我儿重谢先生!”

张总觉听到这话心中也很是开心,这正是他想要的。而且吕氏的分寸感掌握得很好,他现在确实不宜露面,更不适合与朱允炆接触。

因为朱允炆身份特殊,其身边必然有很多眼睛,自己要是主动接近朱允炆,反而会使得现在的谋划功亏一篑。

“太子妃娘娘客气了,微臣深受太子大恩,扶保太子殿下之嫡长子,既是对太子殿下的报答,也符合儒家礼法之大义!”

吕氏听到张宗浚这样说,赶忙敛衽一礼,给张宗浚递上去一顶高帽。

“先生高义!”

“本宫代太子殿下,以及王儿谢过先生!”

“只是不知先生可有破局之法,让王儿重获陛下喜爱?”

张宗浚侧身避过太子妃的大礼,听到太子妃这样说,赶忙躬身回了一句。

“此事好办,只需让允炆殿下上书,请命为朝廷效力即可。”

吕氏听到这个办法,两眼立马露出兴奋的光芒,急不可耐地追问道。

“还请先生指教,具体如何行事?”

“大明的兵器制作分为军器和兵仗两类,其中军器耗时耗力,所需材料繁杂,所役使的匠人也动辄上万,只要有一个环节处理不好,就会引发大问题。”

“相对来说,兵仗制作更加容易,只是些鞍辔之类的物品。”

“太子妃可令允炆殿下向陛下上书,愿意监管兵仗局,为朝廷效微薄之力,陛下大概率会应允。”

“因为陛下现在也非常犹疑,对允炆殿下也并未完全放弃。只要允炆殿下表现出一定的成绩,必然能重新获得陛下的宠爱!”

吕氏听到这话大喜。

“本宫多谢先生解惑,只是本宫还有一点小小的疑虑。王儿年幼,身旁又无高人辅助,贸然接手庶务会不会举止失措?”

张宗浚一听这话就明白了,这是太子妃让他帮朱允炆寻找帮手呢。

“此事不难,只要太子妃娘娘借微臣一样东西,微臣自然可以帮允炆殿下寻到足够多的帮手。”

“何物-->>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