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事足以佐证传闻不虚!”

“老夫的寻仙之志更加坚定了!”

朱允熥怎么也没想到,在大明还能遇到一个痴迷修仙的老头。更没想到自己随口说的话,竟然还能成为支撑他继续修仙的理论基础!

“老人家,修仙害人呀,你可千万别乱来!”

朱允熥劝了秦亨伯一句,就再次看向杨新炉。

“杨老先生,您现在问也问了,是不是该说一下您的来意了。”

“难不成您只是想看一眼下蛋的母鸡?”

杨新炉闻言微微一笑道。

“其实,老夫还有一个别号,号梅花道人。”

“小友既然是写出金梅瓶的作者,那应该也听闻过老夫的别号吧?”

朱允熥听到这话真的是肃然起敬,赶忙起身朝着老头躬身一礼。

“杨老先生,原来您就是梅花道人,那您可是我的前辈!”

“晚辈之所以萌生写话本赚钱的心思,可完全是听闻了您的传奇故事,说您是我的引路人都不过分!”

杨新炉本来见到朱允熥如此懂礼,心里还挺高兴的,心想老朱家总算出了个懂礼之人。可听到他后边的话,老头的脸色立马拉了下来。

“小友!”

“老夫写书可不是为了赚钱,老夫是跟你一样的心思,想通过话本这等通俗之物警示世人,引导人心向善,莫要生出太多欲望!”

朱允熥可不听他解释,心里不屑地想着,这老头太不实诚,赚钱又不寒碜,有啥好遮遮掩掩的?

“小友,老夫此次前来,只是想跟你讨教下写话本之心得。”

“不知兰陵小友,是否肯赐教一二?”

朱允熥不以皇孙身份自称,杨新炉等人自然也乐意装糊涂。

否则,他们仨现在都是白身,免不得要起身行礼。

“赐教不敢当,但挑挑毛病倒是可以。”

“我看过你写的赵氏姐妹传,文笔不错,描写得也挺好,故事就太过一般了。”

杨新炉听到朱允熥点评自己的大作,当即正襟危坐,一副恭听指点的样子。

“怎么讲?”

“老夫观前人话本也多是如此,实在不知有何改进之法……”

朱允熥见杨新炉如此认真,当下也起了卖弄的心思。

“这事你得这么看,就是因为前人写过了,你才要推陈出新!”

“我结合你的赵氏姐妹传,给你举几个例子吧-->>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