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带上,一来用作赏赐,二来充作礼物。

  毕竟,一帮子姑嫂凑上来了,你不可能什么都不给,那样人家会觉得你小家子气,还会在背地里嚼舌头说你在夫家不受重视、过得不好云云。

  一帮子小辈们凑上来了,姑姑姑姑的叫着,你要是什么也不给,这个长辈做的也不长气。

  要是杨氏有心钻营,借机推举一些依附在杨氏门下的学子,人家在充分的展现自己才能的时候,你什么也不赏赐,也会被人诟病。

  而这个诟病不仅仅会针对杨妙言,也会针对李唐宗室。

  因为杨妙言出去以后,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李氏,学子们在她面前展示学问,也是为了把自己卖进李氏。

  所以她太吝啬的话,人家会说李氏不重视人才,不值得效忠云云。

  虽说年轻的学子们都比较清高,但你给了钱和不给钱,他们对你的态度依然会不一样。

  这个世界上或许有真正清高的人,但绝大多数清高的人都是面面上清高,背地里比谁都贪婪。

  朝堂上自诩清高的人没有一百也有八十,可真正清高的两只手都数得出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朝廷在发俸禄的时候,一文也不能少。

  不然的话就会失去人心。

  杨妙言在准备好了自己所要带的一切以后,带着足足两千多人,浩浩荡荡的出了宫,一路赶往了弘农。

  李世民在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快速的和长孙顺德等人对弘农杨氏发起了‘进攻’。

  而李元吉已经没有时间去关注这件事了,因为前后因为各种琐事而延期了三次的冯盎终于抵达长安城了。

  为了彰显重视,李元吉特地带着陈叔达、任瑰,以及礼部上下到长安城外相迎。

  之所以没带萧瑀,是因为萧氏在南方称雄的时候,曾经跟冯盎的父亲有过不快,所以为了避免冯盎觉得朝廷对他有意见,所以没带萧瑀。

  之所以没带更多的官员,也是因为冯盎的级别不够,也不是因为为大唐立下大功才回京的,所以没办法召集百官一起相迎。

  如果对冯盎动用百官相迎的话,那以后将帅们在外为大唐立下了大功,又该动用什么礼节相迎呢?

  直接上最高礼节,让其跟掌权者同车?

  那要是李靖、李世勣、苏定方这种级别的人物灭了敌国,立下了灭国之功,又该如何相迎?-->>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