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国家社稷吗?

恐怕这些加在一起,都不如那个点拨提拔自己的恩师了吧?

朱元璋此刻越是想,越觉着头皮发麻。

长此以往的话,必然会出现文人抱团,各种利益团体滋生,这党那派必将比比皆是。

到时候自己能拿他们怎么办?

那唯有或贬或杀两条路了,通过严苛的对待,让他们感到害怕。

但这种法子,治标不治本啊。

甚至可以说,自己这一朝若是压制太狠的话,等到后续子孙继位之时,恐怕反弹的愈发厉害。

那时候后世子孙,能跟自己一样大举屠刀吗?

咱都杀不完、杀不怕,他们又当如何?

他们还能杀的过咱?

这一刻的朱元璋,觉得自己陷入到了一个怪圈当中,格外的迷茫与惆怅。

一旁的朱棣,或许是因为今日里受到的冲击太多了。

又或者说是朱高煜今日里左一个造反右一个举事的,让朱棣心胸开阔了,也没觉着有什么。

只不过反应过来的他还是开始琢磨了,如果自己是皇帝,这事儿该怎么办。

可刚刚一想,就觉着头疼不已,这哪是人想的事啊。

而后陡然清醒了过来,自己琢磨这个干啥啊。

咱又不想造反,又不想当皇帝,这事犯得着让自己头疼吗。

随后一脸怪异的看向了朱高煜。

朱高煜自然也看出来了自己这番言论对两人的冲击。

不过,朱高煜又能怎么办呢?

为了招揽人才,自己难道不得戳破他们对于现实的期望吗?

只有对于现实不满了,同时在自己这里看到了美好未来的希望,这等“大才”才有投奔自己的可能啊。

不过眼下看起来,似乎有些矫枉过正,用力过猛了。

想到这里,朱高煜放缓语气,慢慢的说道。

“八股取士并不能说一无是处,至少在眼下这个阶段,大明是需要这样一个良政的,这是它的优点。”

“最起码这个年月,我敢说不会再有任何一个方法比它对大明稳定的帮助更大了。”

“洪武大帝如今坐在那位子上,看似大权在握、金口玉言,可大明的未来都压在他肩上,他自然得求稳。”

“毕竟,治大国若烹小鲜,大风大浪固然爽利,可暴风骤雨之下,弄得国本动荡、风雨飘摇,难道就好了?”

“只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