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之后得个好彩头。

“殿下终于同意了,哈哈哈,太好了,早就该如此了,天下万民等这一天,等的眼都直了。”刘福大笑起来。

接着,他收起笑容,风一般出了都堂,向王府而去。

这时,小宦官道:“大人我叫小桂子,不要忘了为我在殿下面前美言几句。”

刘福一边点头,一边往外走。

刚出都堂,就见常威,杨丰,杨贺等大臣。

他们俱都喜气洋洋,一个赶着一个向外走,深怕自己落下。

见状,他立刻加入了众人的队伍。

到了王府门前,他们又争先抢后往王府里挤,就差没动手了。

而这时,赵煦已经在议事堂等待。

他很清楚,从现在到禅位大典结束,他是别想清闲了。

“恭喜殿下,殿下继承大统乃是众望所归,也只有殿下执掌江山,才能令民心安定。”常威体力最好,第一个进入议事堂。

见到赵煦,他忙大声道贺。

刘福第二进来,他虽然是文官,体力不如常威,但他年轻力壮,也还能跟得上。

喘了几口粗气,他躬身道,“恭贺殿下,草木逢春而发,鱼虾得水而活,禽兽有林则旺,殿下登基便如春至,水来,林茂,大颂将欣欣向荣啊……”

说道最后,刘福高喊出声。

“行了,行了,少说点。”赵煦被刘福吹捧的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见刘福还有继续的架势,他忙叫停。

这常威是个粗人,没什么文采,恭贺之词简单朴实。

刘福鼓捣出这酸词,他实在受不了。

他的话音落下,杨丰,董安,杨贺,邹容等大臣相继而来。

一时间,议事堂内道贺声接连不断。

赵煦来者不拒,一一接下。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也就没什么需要遮遮掩掩的了。

待重要的大臣俱都到了,赵煦道:“禅位大典不宜铺张浪费,一切从简,这件事就交给礼部来办。”

“是,殿下。”朱沱应了声是。

礼部尚书一职当前正是由他担任。

作为燕郡首任郡守,在大颂一统之后,他自然也青云直上。

赵煦又望向邹容,“你们工部负责把王府改造一下,今后这里便是太后和太上皇的行宫了。”

登基之后,按礼制他就不能再住在王府了。

赵恒和糜皇后也得-->>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