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大量粮食和弹药送到了前线,运输效率提升了二三十倍。

最终帮助当时的越南游击队击败了法国人。

这么多例子在前。

赵煦自然不能不心动。

一个正常人骑行,一天能够轻松行进一百五十公里到二百公里左右。

而稍微经过训练的自行车选手能一天骑行三百公里。

军队在战争的行进速度一下就提升了三倍。

最重要的是,自行车还可以负重。

也就是说,士兵不但可以充当战斗单位,还能同时充当运输单位。

显然,这对战争的效率提升的不是一点半点。

想到这,他不禁补充了一句,“一定要把自行车的产量提上来,你再和你父亲商量下,设计一款军队专用的自行车。”

“是,殿下。”王崇听到军队专用的自行车,先是愣了下,随即反应过来,回答的干脆利索。

他没想到这,这自行车竟然也能给军队提供帮助。

这让他不禁成就感暴涨。

说了筹建自行车工坊的事,赵煦说道,“本王刚刚从火电厂回来,工部的人明年夏季主体建筑便可竣工,到时候你们的设备安装能跟得上吗?”

“这个还请殿下安心,李卫和工业司在东城建了个发电机工坊,为了推广电力,他专门为工坊建了三台蒸汽机发电机组,整个工坊全部通了电,生产效率很高,能按时提供设备。”王崇说起李卫,不由露出佩服的神色。

这小子简直是个拼命三郎。

整天不是在实验室,便是在工坊。

他家给他说了房媳妇,他都没时间洞房花烛。、

喝了交杯酒,听说工坊电力线路故障,他爬起来就跑。

这事儿弄得研造院人人皆知。

“这就好。”赵煦点点头,他对李卫也比较放心。

想到当年金属子弹,机枪的生产都受到电力的限制,他道:“在大型火力电厂没建成前,先在各个工坊广泛推行蒸汽机发电组,为重要工坊供电。”

对他来说,这个蒸汽机发电组就相当于当代工厂里的备用柴油发电机了。

在电力无法大规模输送的过度阶段,至少能应下急。

说了自行车和电力方面的事,赵煦嘱咐二人依照他给的科技规划,按次序逐步攻克图纸上的技术。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象征不仅仅是电力,还有伴随出现的大量新技术。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