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而鸦片战争时期,巨大的武器代差下,清朝付出了两万余人的伤亡,而对方却只有不到五百人的伤亡。

面对势族的军队,他相信王府亲军也能够以轻微的伤亡取得巨大的战果。

因为除了火器方面的差距外,势族的士气也低落到了极点。

四院的人甚至给他送了这样一个滑稽的情报。

一名四院队员探听消息的时候被谢安的长子谢弼发现。

谢弼不但没有将这位四院队员缉捕起来,反倒通过这位四院队员和他谈条件。

可见势族内部不坚定的人已经出现了恐慌。

毕竟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于人。

对此,他没有拒绝,分化敌人,也是战争的一种手段。

他答应谢弼,只要其能劝谢安领兵投降,便可保全他父子性命。

至于谢弼能不能做到,他心有期待,但期待也不高。

同时,他也不会因此就迟滞自己进攻的节奏。

第841章 反包抄

“湘州军队的动向如何了?”赵煦收回目光,望向西面的湘州。

“探马还未回来,不过末将估摸着,也就这两三天了。”常威道,“殿下,你说昌城的军队是会撤往沙城,还是沙城的军队会支援昌城?”

“他们会支援昌城。”赵煦道,“本王不相信梁开会轻易放弃江州,而且这是一次两面夹攻的机会,最重要的是,昌城的军队现在撤离已经晚了,即便势族将领不懂,在巴城的西土将领不会不懂。”

常威口中的沙城就是当代的湖南长沙区域。

吴国的主力基本上驻扎在沙城。

常威点点头。

势族军队行军的速度和王府亲军相比慢的不是一点半点。

何况,现在他们可以通过昌湖直接进抵昌城。

一旦昌城的势族军队撤出,他们令小股军队强行军赶到昌城军队的前面去,将其拦住,再令大军赶上,两面夹攻,将他们击溃。

果然,三天后探马归来,送来了沙城军队正向江州开拔的消息。

“殿下猜对了,沙城军队没有直接向东前往昌城,而是向南绕了一圈,往安庆方向来了。”常威接到探马送回的情报,径直来到赵煦在安庆的行院。

此刻,赵煦正在院子里的柳树下盯着大颂地图思索着什么。

闻言,他道:“如果将大部分兵力投向昌城,吴国大军必然攻打安庆,切断我们的退路,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