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主导大颂经济,民间工商为辅助,活跃大颂商业坏境,同时又以农为本。

三大行将会对参与商贸,工业和农业的个人提供贷款,支持他们进行商业活动,建立工坊,办养殖场以及种植经济作物。

当然,这些钱最终都是需要收利息的。

不过他会要求皇家银行将这个利益定的非常低,以支持大颂的经济发展。

除此之外,他还会向民间开放一些商货的生产。

比如允许建立民间纺纱坊,织布坊,玻璃坊,水泥坊等轻工业类型的工坊。

不过,为了防止工艺的泄露,开放工坊的时候,他会把专利权编入大颂律法。

只有掏银子购买专利的商贾方允许利用对应的工艺建立工坊,违反者会遭遇刑罚。

“可如此一来,王府产业的收益岂不是少了。”赵煦解释了一遍。

这时,杨丰露出困惑的神色。

杨贺闻言,笑道:“翼国公这就想错了,商人要建立工坊,就得掏银子买专利,还得掏银子买地,建工坊,甚至要买蒸汽机,等他们生产了,朝廷还能向他们收税,看似王府吃亏了,其实是王府赚了。”

顿了下,他继续道:“而且他们这一折腾,等于盘活了不少工坊,建工坊需要水泥,水泥需要开采石灰石,甚至还要买蒸汽机,这样的工坊一座两座倒罢了,如果大颂各州各郡各县都有,蒸汽机工坊的订单就忙不过来了,还得需要更多的蒸汽机工坊,更多的水泥坊,大颂工业也会受到刺激,大大发展……”

杨贺唾沫横飞。

他在政务司专攻商贸,自然十分理解赵煦将要推行的政策。

杨丰摇了摇头,还是一知半解,他道:“自从来到燕州,老臣真是觉得自己变成老古董了。”

他身后从金陵过来的大臣们心有同感。

原本他们对燕州这帮官员,对燕王还有些不服气。

但在燕州一日日过下来,他们终于明白,这个燕州没有燕王和他麾下的官员,根本不可能有今日的成就。

于是他们渐渐成了应声虫,燕王和他麾下的官员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开口反而暴露了自己的无知。

即便是皇帝赵恒这段日子下来,也对自己这位第九子没了脾气。

与他们闲聊时曾说当今天下,也只有燕王能够铲除势族,一统天下。

“翼国公不必妄自菲薄,这些东西,你们去政务学堂便能了解一二。”赵煦笑道。

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