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

他正犯愁,只听赵煦又道:“所以本王给你想了个主意,即便宣传司负责对整个燕州的宣传,那么就在每个县城设立一个宣传亭,设立一个官员负责宣传亭,配两个吏员。”

“剩下的书生则统称宣传员,他们非官非吏,但也由府衙发放俸禄,不过俸禄会很少,如此燕州七郡,四十九县也耗费不了多少银子。”

古代,亭也是机构常用的名称。

比如刘邦就层担任亭长。

糜温闻言,高兴地拍手,“还是殿下想的周到,这些宣传员只需给他们足够温饱的俸禄就够了,毕竟他们还会继续读书,官考。”

“就是这个意思。”赵煦笑道。

这些宣传员就相当于府衙的临时工了。

就如同当代一样,虽然钱少,但还会有人抢着去干,毕竟说出去也有点面子。

古今只是科技水平不同,但人性却是相同的。

如此,他通过最小的代价解决了繁冗的宣传事务。

同时还解决了这些书生的营生。

糜温回味了一阵,越来越迫不及待,“既然下面的宣传亭如此,报社也便按此施行。”

念了一句,他躬身道:“殿下,下官这就张贴告示,把宣传司建起来。”

赵煦点点头,又和糜温说了些细节的东西,让他去忙了。

接下来的几日。

原本平静的燕城如同水如油锅一般沸腾起来。

大街小巷,书生们都在议论同一个名字,宣传司。

北城官道边,一间茶棚内,三个衣服满是补丁的书生端着最廉价的清茶,坐在竹椅上。

他们刚从外面游历回来,在这里刚落脚。

此时,望着城门口挤作一团的人,中间一个高个书生道:“那边怎么了,这么热闹。”

来回给客人倒茶的老汉闻言,道:“你们不知道吗?府衙刚刚成立一个宣传司,正在招人,老汉我还以为你们看不上眼这个宣传司。”

“宣传司?大颂官府机构中何曾有这个?”高个旁边的一个书生道。

“燕王殿下一向特立独行,设立一个新机构又不稀奇,去不去打探打探。”第三个书生道。

“罢了,我们三人家贫,没钱买书,学识低浅,官考落榜,考政务学堂还是落榜,这宣传司怎么也轮不到我们。”高个书生一叹。

“这你们可就错了,老汉我听说,这次宣传司招募的宣传员人数众多,要的就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