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之前的草原和倭国,最终导致朱瞻壑离开的如此匆忙。

想到这里,夏原吉忍不住又叹了一口气。

第二百四十七章 :自此,天高任鸟飞

夏原吉得到的信息不是很对,因为谷王的事情其实已经解决了,但他猜测到的结果却是差不太多。

朱瞻壑不愿意去解决建州卫的事情,最起码不愿意在什么都得不到的前提下去打白工。

不过,到底都是姓朱的,朱瞻壑也没有做得太绝。

在离开应天之前,在给夏原吉的那份折子里,朱瞻壑提到了一个人名,也夹了一个东西。

人名是李彬,至于东西则是……

金牌信符。

把金牌信符给朱棣,不是还,而是借。

这么说可能有些不太好,因为朱瞻壑手中的金牌信符说到底还是朝廷给的,但这次还真不能说是还,只能说是借。

在云南,在中南半岛,金牌信符早已经不是当初朱棣赐给朱高煦的那个金牌信符了,更多的是在代表着朱瞻壑这个人。

提了李彬,借了金牌信符,就等于是在告诉朱棣,这事儿我能做的也就只有这些,至于怎么决定,那就是您的事情了。

与我无关。

“值得吗?”回云南的船上,朱瞻圻看着自己的哥哥。

“你只看出来了这些?”朱瞻壑皱起了眉头。

自己的弟弟只看到了这点儿东西,那无疑是让他很失望的。

“啊?”朱瞻圻有些没反应过来。

“我这么做,看似是在向爷爷妥协,但实则是在为了我们自己。”

“我们离开应天的时间太久了,虽然因为征讨安南和倭国的原因导致我从未在人们的视线中离开过,但实际上朝堂的局势还是有很大变化的。”

“文武均衡,这是自唐朝文武分家之后几乎每一任皇帝都在做的事情,爷爷也不例外。”

“在离开应天之前,爹是武将的扛旗人,所有人几乎都在等着爹的眼色行事,但爹却在所有人都等着他为武将做出点事情的时候去就藩了。”

“此后,爹做了很多,我也做了很多。”

“爹接收了徐亨,我带着李彬和谭忠东征倭国,还打压了文官,但这些还不是很够,因为我和爹所做的虽然都是为了武将这个群体,可实际上的核心却是我们自己家。”

“这次我做保,让李彬去处理建州卫的事情,一来是给爷爷示了个好儿,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