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军的想法和做法表示很不满,因为朱高煦在就藩之前统帅的就是三千营。

在他们看来,三千营跟着汉王一脉的时间最长,又跟着朱瞻壑北征建过功,他们才是朱瞻壑的亲军。

不过在这一点上双方僵持不下,因为沐家军认为云南雨林多,以后无论是对战暹罗还是南掌,都不是适合三千营发挥的舞台。

而且在沐家军看来,北征时三千营那根本就不算是跟着朱瞻壑建过功,就是跟着朱高煦冲阵了几次,功劳都是朱瞻壑在生擒本雅失里那件事上送给他们的。

但是有一点,不管是三千营还是沐家军,都对后来才加入的神机营和五军营的将士很是敌视。

甚至还会联合起来一起对抗这些人。

朱瞻壑也知道这种情况,不过他没办法出面处理。

一来是因为他是当事人,如果站出来处理这件事反而会显得他心虚,弄巧成拙。

二来是因为这其实是将士们外出作战的时间太长,情绪变化所导致的。

他之所以一直按兵不动,吊着足利义持,是想着让倭国内部尽可能的乱起来,这样明军能够更好的取得优势。

不是他认为明军会弱于倭军的常备军,而是在战争一事上,伤亡是在所难免的事情。

从出征到现在,虽然建功颇多,但明军也有四万的将士化为一抔黄土,从一个活生生的人变成了一个个的小罐子。

不过,照这个势头来看,拖着可能也会产生不太好的影响。

……

平安京,室町。

足利义持是真的不想跟明军刀兵相向,因为现在他能够调用的人并不多,气候暖起来之后马上就要到农时了,到时候就算是调集到足够的士兵,怕是也不能和明军对抗。

在足利义持的想法中,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和平退兵,但是他走错了第一步,后续的每一步就都起不到原本应该能够起到的作用了。

“尊贵的足利将军。”

一道声音的响起让足利义持耸然一惊,转头看去,发现竟然是后小松天皇站在他的身后。

望着远处被挤到门口进不来的护卫,再看看外面那一大片的黑色帽盔,足利义持眯起了双眼。

“天皇阁下,不知是有何要事,竟然让天皇阁下亲自前来?”

“足利将军,听闻明军已经有了动作,现已经集结到了但马封国的边界线,同时明军的宝船队也已经在海岸集结。”

“此番前来是想问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