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为了纪念维多利亚女王对于这份条约的贡献,在阿瑟的提议之下,这份条约被正式命名为:《大英帝国基于维多利亚女王于怀特岛的遗嘱,关于援助澳大利亚的各项条约》,简称英澳《怀特岛条约》。

    因为这项条约没有任何外交和军事条件,仅仅只是规定和声明英国对于澳大利亚的资金和资源,设备援助。因此这份条约也并没有得到各国的重视,只是看着大英帝国对于自己势力范围内的亲属国家的援助。

    之所以提议在条约上加上怀特岛和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是因为这确实是给予维多利亚女王的遗嘱所签订的条约,如果没有维多利亚女王的吩咐,这份条约英国也不会认同。

    再者就是利用维多利亚女王还没有消散的威望,给予这份条约权威性。

    相信英国哪怕再换一任君主,这份条约仍旧会一丝不苟地执行下去。

    而爱德华七世之所以答应这样的命名,自然也有自己的私心在其中。

    再次提到维多利亚女王的遗嘱,也是在告诉所有英国民众,他们新的国王爱德华七世,很好地执行了前一任女王最后的遗嘱,也能顺带着再拉拢一波民心。

    两个各怀心思的君主,在条约的命名方面达成了短暂的统一,目的虽然不同,但至少利益都是一致的。

    条约签订之后,外交访问团在英国的任务基本上圆满成功,继续留在英国也没有必要。

    于是,阿瑟带着澳大利亚的外交访问团,在爱德华七世“不舍和诚恳”的挽留之下,毅然决然的前往了新的目的地,德意志帝国。

    英国民众还在媒体的吹捧之下,对此稍稍感动了一把,认为阿瑟这是虽然不舍,但不得不因为繁忙的国事而离开自己心心念念的家乡。

    虽然没有什么实际性的好处,但确实也让英国民众对于阿瑟的好感度小幅度上升,甚至很多人更加同情阿瑟的境遇。

    这也是掌控了舆论的好处。虽然只是几个英国的小报社,但在一些时候也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因为德意志的首都柏林地处中欧内陆,因此舰队在停靠在德国港口汉堡之后,还需要走陆路才能抵达汉堡。

    因为早已经知会过威廉二世的原因,在澳大利亚的舰队抵达汉堡港口之后,就已经看到了来自德国的迎接团队。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