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大量的伤亡,却没有任何的战果,战士们的鲜血都白流了。

    法国一直以来又有着革命的传统,已经有大量的工厂和街道开始罢工游行,大有政府不给个解释就推翻政府的意思。

    对于这些暴躁的法国民众,法国政府没有任何好办法。毕竟,这些民众可是真敢推翻政府的。

    如果法国政府没有一个好解释,法国民众绝对敢让所有政府官员尝尝被吊上路灯的滋味。

    法国政府无奈,只能催促军队尽快取得战果,同时要求美国人尽快加入战争。

    和法国人有些悲惨的状况不同,澳大拉西亚国内仍然处于一片平静。

    民众们对于国家利益没有太多长远目光,他们只能看到因为美国的加入,同盟国的溃败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澳大拉西亚的人们已经在期待着战争结束后的生活,期待着澳大拉西亚瓜分同盟国的利益,真正成长为强大列强的时刻。

    正是因为美国加入战争的困扰,让澳大拉西亚军队进攻奥匈帝国的步伐加快了许多。

    因为奥匈帝国主力军队全部去抵挡意大利人了,澳大拉西亚远征军对于克拉根福和格拉茨地区展开了全面进攻,并且在经历了大半个月的大轰炸之后,顺利在七月初攻占了克拉根福。

    克拉根福的陷落,让奥匈帝国国内震动不已。克拉根福北上维也纳只有200多公里的距离,一路上除了格拉茨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军事重镇防守。

    这也代表着,如果没有任何反制手段的话,维也纳的陷落已经是时间问题。

    虽然奥匈帝国的主力军队在因斯布鲁克和特伦托地区,随时能够回援克拉根福。

    但在尚未打败意大利主力军队的前提下,如果仓促回援克拉根福,很有可能会被澳大拉西亚军队和意大利军队合围。

    如此一来,奥匈帝国的处境反而会更加糟糕。丧失了任何反抗实力的奥匈帝国,只能任由协约国的宰割。

    对奥匈帝国来说还有一个坏消息,那就是特兰西瓦尼亚地区的处境也不太良好。

    特兰西瓦尼亚地区不仅面临罗马尼亚的进攻,北部的加利西亚地区还遭受着俄国的虎视眈眈。

    在奥匈帝国陷入困境之时,俄国人终于忍不住了,出动了一个集团军入侵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