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度也是个考验。

    在东线战场,德国和俄国军队已经是采用正面强行突破的战术。

    得益于俄国军队的兵力优势,俄国指挥官已经十分信赖正面突破的战术。

    虽然要付出比之前更大的伤亡,但相较于迂回侧翼战术来说,正面突破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战果,绝对的兵力碾压能够带给俄国更大的优势。

    但在西线战场,大规模军队的正面突破也不是那么容易。首先,天空上拥有大量的飞机和飞艇,选择正面突破很有可能会被敌人先行察觉,从而布置严密的防御。

    目前最实用和有效的两种战术已经有些落后,这也让西线战场三方面军该采取如何战术成了一个重大难题。

    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协约国联合起来决定,三大方面军各自决定自己的任务部署,各集团军拥有足够自由的突破方向选择。

    简单一点来说,在团体执行任务的前提下,西线战场的协约国军队将分成以集团军,甚至以军为单位,化整为零,以更小规模军队实现突破或者迂回。

    一来,以更小规模的作战单位执行任务,能够更加有效的在敌人的飞艇下隐蔽。

    二来,各方面均多达数十万人的军队并不是那么好指挥的,更何况这些军队还包含来自英国,法国,澳大拉西亚和意大利的士兵,部分军队彼此之间语言不通,各自行动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澳大拉西亚近卫二师和常规三师负责掩护法国第三集团军的侧翼,刚从马丁师长指挥的还有英国远征军的一个步兵师,以及法国第三集团军的一个骑兵师。

    这也导致马丁师长手下拥有将近七万人的军队,在战争中的自由权还是相当大的。

    澳大拉西亚远征军所在的中部方面军,负责对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进行突破,最好是攻占这片地区,提高法国地区对德作战的欲望。

    中部方面军拥有法国第三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及澳大拉西亚远征军和一个英国步兵师,总士兵人数高达85万人,是三大方面军中士兵人数最多的,也是作战任务最重的。

    因为中部方面军所面临的,是德国第一和第二集团军,还有可能会面临德国第三集团军的支援。

    德国第一和第二集团军在之前的战争中死伤过半,经过大量新兵的补充之后,重新恢复了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