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军工厂武器研究的同时,设计并且生产自己研发出来的武器两大条件之后,勃朗宁就对前来澳大拉西亚很是心动。

    毕竟勃朗宁之所以前往比利时,也完全是因为自己的才能在美国得不到很好的展现。

    美国公司并不相信勃朗宁的技术,这才让勃朗宁一气之下前往欧洲小国比利时。

    但问题是,比利时就算愿意生产勃朗宁的枪械,但军工厂的生意也就那么多,比利时军工厂的竞争力完全比不过英国和德国的军工厂。

    更何况在这两大列强之下,还有法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俄国等欧洲列强的兵工厂竞争市场,这也导致比利时的生产订单一直很少,自然也不会拥有太多的经费让勃朗宁用于研究。

    但澳大拉西亚不同,阿瑟派去的人信誓旦旦的表示,只要勃朗宁愿意成为澳大拉西亚皇家军工厂的轻武器首席专家,他的研究经费是不设上限的。

    并且皇家军工厂在生产已有的武器装备的前提下,也会帮助勃朗宁生产他自己研究的武器,并且努力将勃朗宁研究的武器推销到全世界。

    要知道,俄国和澳大拉西亚的军火贸易并不保密,勃朗宁自然也是知道这份武器购买条约的。

    这也代表着澳大拉西亚生产的武器在国际层面是有市场的,勃朗宁设计的枪械在皇家军工厂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百般思考之下,勃朗宁最终决定同意前往澳大拉西亚,一来是前往皇家军工厂实地考察,二来看看阿瑟所说的是不是真的。

    1912年1月2日,在悉尼宫,阿瑟终于见到了这位大名鼎鼎的军械专家。

    勃朗宁到目前已经50多岁的年纪,但目光看起来依旧炯炯有神,浑身上下仿佛充满干劲。

    在见到阿瑟之后,勃朗宁就一脸兴奋地询问,是否可以在第二天就正式投入工作。

    是的,在被阿瑟召见之前,勃朗宁就已经前去参观了皇家军工厂,得到的反应是,皇家军工厂的规模和专家储备,完全已经超过了勃朗宁的期望。

    对于在这样庞大的军工厂工作,勃朗宁也很是期待,并且已经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武器的研发中了。

    阿瑟笑了笑,目前澳大拉西亚所缺少的,正是像勃朗宁这样充满干劲的人才。

    不过工作也不着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