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也十分愤怒,因此选择了继续对德强硬。

    在德国继续讹诈之后,法国政府直接拒见德国驻法大使,表明了法国强硬的态度。

    而法国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也让德国民众之间十分愤怒。双方都认为对方有错,甚至民众之间要求政府宣战的游行和倡议已经络绎不绝。

    3月7日,德国陆军主力向法国边境移动,局势似乎已经隐隐有开战的意思。

    法国方面也不甘落后,仅仅在收到消息的第二天,也就是3月8日下午,法国陆军主力同样开拔,前往和德国相邻的边境地区。

    因为德国陆军的强大,法国人更是直接宣布在部分边境地区进行动员,以防备德国人有可能的不宣而战。

    双方的行动直接促使德法边境的冲突不断,似乎只要在双方高层的一声令下,上百万军队就要进行生死斗争。

    法国宣布军事动员之后,德国同样宣布军事动员,并且威廉二世直接命令德国总参谋部向各军队下发作战计划。

    这下倒好,油缸子直接被点燃。

    英国人本来想坐观德法斗争,让德法关系变得更加恶劣,也能直接杜绝德法联合的可能。

    但英国人现在也没想着直接和德国开战,毕竟在超级无畏舰频繁下水之前,德国人的无畏舰数量和英国相差不多,海军方面的优势其实并不大。

    陆军自然更不用多说,德国的陆军号称天下第一可不是吹的,光靠法国人的力量根本不足以抵抗德国陆军。

    此时的英国政府并不知道德国的目标只是为了讹诈法属刚果殖民地,还以为德国人真的是气上心头,想要和法国进行真正的战争。

    更重要的是,如果战争来临,德国人占据阿加迪尔并且在大西洋海岸建立海军基地,会严重威胁到英国从欧洲南下好望角的航道,因此英国人对于德国占领摩洛哥港口的行为也十分反对。

    1911年3月10日,英国人正式下场,警告德国驻英大使:“这一件事(第二次摩洛哥危机)比任何事件都更深切地影响英国人的利益,任何解决办法如果没有英国人的参与,大英帝国坚决不承认,并且予以反对。”

    英国人的下场并未让德国人重视,德国政府坚持要和法国单独谈判来解决这次危机。

    但德国人没想-->>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