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子公认儒门领袖、每日收到雪花般信件的胖老头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将这些自荐或举荐信件匆匆扫过,束之高阁。

    他起身,走去书柜,嘴里呢喃:“龙城令,欧阳良翰……”

    狄夫子从书柜某叠信件中,抽出一封信,打开后,又浏览了一遍。

    这封信是御史中丞沈希声去往江南做巡察使,治水患、查米案,返回洛京后,第一时间递送过来的。

    除了介绍此次江南行的详情,这位御史中丞话里话外,都在夸赞一位年轻县令,信件末尾也颇酸的提过他是“谢旬高徒”。

    欧阳良翰。

    狄夫子有些印象。

    久视元年那一榜的进士探花郎,名字也取得好,初得女皇赏拔,在丁母忧后,再度回京任御史。

    但似是受卫氏诱导,他冲动谏告盛宠骄横的长乐公主,当庭顶撞女皇,廷杖七十,下狱。

    此事,直接导致幽居宫廷的相王十分不满。

    长乐公主是相王的亲妹妹,也姓离,本就同情父系亲族,是相王尽全力拉拢的对象。

    而欧阳良翰出身儒门书院,天然的保守清流一派。

    嗯暂且抛开长乐公主持宠骄横、逾越法制的事实不谈,嗯,有卫氏女皇在前面做表率,大周公主等女性贵族骄纵傲慢些怎么了?

    他应该屁股坐在离氏与乾统这边才对,结果刀刃向内,连自己人都捅?

    把要拉拢的重要盟友推往死敌卫氏,只管对错,不管屁股?

    哪里冒出的只会明辨是非的傻子?

    相王那边颇为生气,当时传来的意思是,任由欧阳良翰自身自灭,让他们这些保离老臣不要管,死在狱中就算了,顺便还益于长乐公主消气,让这件事早点过去。

    然而,欧阳良翰毕竟是白鹿洞书院出身,又是在南北士林人缘极好的醇儒谢旬高徒。

    于是,当时包括沈希声在内的几位白鹿洞出身的老臣们,默契的上书试了试,再联合沸腾的洛阳士林清议……最后竟是捞出了人来。

    不过,欧阳良翰却也被女皇陛下随手打发去了偏远的江州,做了个芝麻县令。

    虽然他获得了世人心中正人君子的美名。

    但也得罪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