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陇右道的肃正已经差不多了。

    锦衣卫和御史台的收获非常多,一个三年受到旱灾的陇右道,竟然搜刮出来两千一百二十万贯。

    贪官污吏一共是三百六十七人。

    最大的宣抚使、太守,然后便是郡丞、县丞等,还有一些地方上的村霸、县霸等。

    马上,会有一百多人会被押送来京师,问罪处斩。

    这些人也都是地方上手握大权的官员,在锦衣卫、御史台的快速控制之下,没能逃出去,被抓了。

    也有一些闻风而逃的,被边关将士抓住的。

    还有确实逃走了,到现在,追缉令贴了整个北地和陇右道,赏金比较高。

    对待贪官污吏的忍耐度,可以说,几乎是历朝历代以来,最为严苛。

    只要是手上沾了血,那就只有死路一条。

    萧奕沉吟片刻,道:“拟旨,定期正月十八,在京五品以下官,由衙署之堂上官,会同御史台、吏部、大理寺三司会审,四品以上,上疏自陈……”

    又有人出列奏道:“臣有本奏。”

    萧奕目光诧异看向说话之人,想起来,站在那个位置的是礼部尚书,问道:“张卿,可有何言?”

    张太岳沉声道:“臣尝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御史台、吏部和大理寺三司过堂审,当再接受锦衣卫监督,而防止同衙情牵面热,异衙之攻讦成汹。”

    萧奕点了点头,道:“张卿此议尚可。”

    京察大幕就此拉开,很多官员的心头也蒙上一层厚厚阴霾。

    萧奕见诸事敲定,吩咐三宝太监拟旨:开启京察。

    所有事情议定完之后,时辰已近晌午,萧奕直接唤御膳房赐宴,宴请岳山、张久陵、狄晏、戴光、张太岳等六部九卿主职官员,午后,萧奕带着陆冲去了大理寺。

    可以说,长安城中势必风起云涌,将会在至少半年的时间内,攻讦,揭贴,疏劾,此起彼伏,不知多少人要借机生事。

    而奸相李林甫谋逆,一夜之间被迅速平定,太子殿下开京察于正月十八始的消息,也如一阵飓风般在整個京师扩散开来。

    大理寺。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