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时也特意赞诗。

    咱们八十年代拍的也挺好的,精神体现的很到位。】

    光幕再次切换画面,张飞直接大声读了出来:

    “君臣甘屈膝……凛凛人如在,谁云汉已亡!”

    张飞大笑出声,赞道:

    “雄哉北地王!好诗!好侄孙!”

    而对于后面的影像众人也不陌生,此前已经看过类似的。

    而那个一脸坚毅的“刘谌”怒斥谯周也让众人拍手称快,最终在祖庙无奈自尽也让众人红了眼眶。

    刘备则是看着那一句“宁可战死失社稷,绝不拱手让江山”有点出神,最终吩咐道:

    “写好挂起,我要拿回去挂阿斗房里。”

    【凛凛人如在这句让up主想起来丞相的后出师表。

    其中有一段是回忆汉中后损失的部将,丞相对这支兵马部将的评价是:

    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

    众所周知皇叔穷的叮当响,仅靠一个皇叔名头如何让四方英杰云集麾下?

    谁会对一个皇叔名头纳头便拜,英杰们追随的不就是这一句“谁云汉已亡”吗?

    这句话深挖一下也可以理解为,只要刘谌这样的人还有,那汉室的火种就没熄灭。

    反之如果国君都如刘禅一般,那汉室灭亡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刘备一时间颇有点振聋发聩茅塞顿开之感。

    早些年间他穷尽心思用皇叔的名头唬人,甚至还费了功夫让陛下亲自认证了皇叔这个名头。

    但如今看来都颇为可笑,如今厅内这些人,外面为他奔走征战呕心沥血之人,有几人是真的摄于这皇叔之名?

    “后出师表?莫非还有前出师表?”赵云看的颇为新奇,但是好奇的目光迎上了孔明拒绝的目光,也只能化作失望。

    【其实从历史角度来看,刘谌自尽未尝不是一个好结局。

    刘禅共七子二女,太子刘璿死于钟会之乱,其余五子中四人俱死于西晋的永嘉之乱。

    仅三子刘琮在蜀亡前便已病逝,其后代最终逃往岭南保住了刘备的血脉。

    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