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这个战略:

    沿着古身毒道到达缅甸之后,往东南方向便是亚洲的中南半岛,蜀汉织物在这里相当好卖。】

    “如此算来,孔明你南中之行不过半年。”

    “既平南中,又治南中,再开商路,还组飞军。”

    庞统掐着手指算了一下只觉得离谱:

    明明南中时候大家都差不多的啊……

    “不过是庙算之胜罢了。”孔明倒不自傲:

    “依时间算来,南中已叛三年,叛贼自满而无所得,那诸葛丞相日日思量,南中一战而下反是理所应当。”

    庞统不置可否,反正易地而处他觉得自己可做不到。

    【而从古身毒道的角度来重看季汉史料,便能找到一条很有意思的记录。

    霍弋传记载:时永昌夷獠恃险不宾……偏军讨之……破坏邑落,郡界宁静。

    如果单看史料记载只会觉得霍弋是吃饱撑的,讨伐完不臣之后还要大张旗鼓的把人家寨子拆了?

    不仅拆了还要记于史册,仿佛是功劳一般。

    但如果从古身毒道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拆了寨子还真是功劳。

    因为霍弋领太守的永昌郡,就在古身毒道这条商道上!

    所以这伙夷獠实际是想在商道上玩儿私设关卡收费的那一套。

    而霍弋的永昌太守其中一个职责便是要维护这条商道的通畅,于是火速剿灭,并毁其邑落,这便是完整的一件功劳。

    可以说在利益捆绑上丞相已经做到了极致,能想的能做的面面俱到,但即便如此在北伐时南中依然叛乱不绝,为什么?

    其实将这些叛乱者的名字列一下便清楚,几乎全都是南夷,一个汉姓的叛乱者都没有。

    真相于是便显而易见:面对丞相端出来的古身毒道这块大蛋糕,南中汉人默契的将南夷排挤了出去。

    这便是丞相“南人治南”的一个弊端:南中的汉姓和南夷,你只能选一个。】

    “甘瓜苦蒂,物无全美。”刘备摇摇头:

    “治理一地之策,何须求全责备?”

    庞统同样也理解:

    “以南中汉姓治南中,至-->>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