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确实是王鉷给的,关乎于这些年右相的贪墨记录,也只有王鉷才能有这些证据。”

  “是,但我问的是有用吗?”

  薛白的语气有些强势,他也有这个底气,毕竟是他给颜春卿举荐了官职,且他掌握着偃师县的权力。

  借着应对一桩麻烦事,正是可以奠定两人之间相处模式的时候,薛白是一定要掌握主动权的。

  颜春卿有傲骨,但一生受挫,并没有介意此事,沉吟道:“若这证据没用,哥奴便不会派一个吏部侍郎来偃师了吧?”

  “吏部侍郎,而不是监察御史。”薛白道:“苗晋卿是冲我来的,李林甫要的是我的表态。”

  这话很狂,颜春卿愣了一下,但并非不信。入仕以来,他只当过地方官,对朝堂这一层面的斗争确实不甚了解。

  薛白道:“李林甫敢命人直接杖杀了赵奉璋,这是底气。他根本就不在乎王鉷给出的证据。既然没用,我们不如交出去。”

  “可如此一来,便错失了对付奸相的良机啊。”颜春卿叹息道。

  说这句话时,他不认为薛白能够有什么说辞可让他心服口服地交出赵奉璋留下的证据。

  薛白不急着说服他,反而是沉思着,末了喃喃道:“对付了奸相,大唐就会更好吗?”

  “自然是……”

  “颜公以为,眼下这朝堂上换谁为宰相,能一扫这些弊政?”

  颜春卿道:“正是因为贤良之士都被李林甫除掉了。”

  “但眼下顺王鉷之意除掉李林甫,拜相的就是王鉷。”

  颜春卿无言以对,但并非是因为被薛白说服了,而是心中突然有了困惑,开始思考一些原本从未想过的问题。

  薛白道:“此事与正义无关,争权夺势而已,我们不必参与,把证据交出去,捉紧时间治理好偃师吧。”

  颜春卿默然了许久,最后点点头,听从了薛白的安排。

  对此,薛白颇欣慰,很快与他聊起正事。

  “今年的年景不太好,秋后或许会有些灾情,但偃师县的义仓里的粮食早已被偷盗一空了……”

  ~~

  次日,苗晋卿翻看了颜春卿交出来的簿册,便明白了薛白的态度。

  他却犹不满足,问道:“薛郎以为,偃师几桩案子是否与转运使司有关?”

  这还是想给王鉷栽一个-->>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