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请看,这是秘书省的上书,很快将有三个举措。”

  “你们好大胆,不问我阿爷……..”

  “秘书少监是左相,十郎认为他会瞒着右相吗?”

  李岫稍稍皱眉,目光看向那些举措,明白了薛白的意思。

  顺圣意而为,李林甫不会反对,那么只要当他是默认此事的,大家直接办事情,反而会轻松很多。

  “左相已上书了?”

  “是,许王也同时入宫了。”

  李岫皱眉道:“你们希望我如何?”

  “配合,分润好处。”

  薛白道:“这些举措,最先收益的是右相、左相、国舅,之后是天下的名儒,国子监的子弟,十郎该看得出来,它对各方皆有利。你若鼎力支持,一则得圣人欢心,二则传美名于诸学者,三则可挽回相府声誉…….十郎试想,秘书省是天下最不缺识字工匠之处,若能有一套铜版活字刊行邸报,世人对右相是毁是誉?”

  说到这第三点,李岫眉头一动。

  他知道薛白在做什么,但这些举措确是最先对他有利的。

  “你们要将作监配合铸铜版活字?

  “不止,更多的工匠、更多的竹纸、更多的笔墨……还有更多的钱财,不是将作监能拿出的小钱,而是该由右相亲自划拨给秘书省,以礼聘上千名儒,雇佣上百吏员,激励工匠、楷书手,并使邸报发行的钱粮用度。”

  “你们痴心妄想!”

  李岫倏地站起,道:“这花费,抵得上再设一个将作监了!我阿爷怎可能把如此多的钱粮拨给你们?”

  薛白道:“圣人若答应修巨编,多少是愿意裁减些宫中用度,我也愿将宣阳坊的宅院捐出来。”

  “你.....”

  李岫不知说什么才好,道:“你捐不捐,与我何干?”

  “简单,请十郎说服右相即可。

  “我说服阿爷?你们不如直接说服阿爷,让将作监配合便是。”

  薛白如没听到一般,道:“利弊已述清楚,请十郎考虑。”

  说罢,他看向杨銛。

  杨銛朗笑一声,站起身来,径直而去。

  若问他在此事中有何功劳?其实,在中书省改了注拟之后,杨銛就已经对圣人说了他的谏言,称之所以把薛白送到秘书省任校书郎他是有所考虑的。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