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半步相权。”

    “在这里,我还要专门提一句,不管是内阁还是司礼监,不管是票拟还是批红,其权与丞相的权力来源不同,相权源自于制度,而票拟权与批红权则是都依附于天子,故而只要当朝天子愿意,一句话就能废了,专权如正德刘瑾、天启魏忠贤,皆是如此。”

    “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废黜丞相制等于是给你老朱家的皇位套了一层金丝软甲,绝对不会如汉唐末年一般被自己的臣子宦官背刺。”

    “第二点,阁臣选举的相对公平。”

    “自内阁制度完善之后,廷推之风由大臣发展至阁臣,入阁阁臣皆由廷推产生,而由中旨入阁者,为士人百官所耻,可在极大程度上杜绝了外戚或佞臣干政。”

    廷推:由吏部会同九卿、科道共同推举出威望素著的大臣,上报皇帝,由皇帝最终批准入阁。

    中旨:皇帝绕过百官,直接下旨任命。

    “第三,内阁极大分担了政务压力,却又杜绝了丞相制的专断独行,避免了出现独裁之臣的潜在风险。”

    说完之后,季伯鹰停了下来。

    略渴,端杯喝了口咖啡。

    而听闻至此的老朱,那黑了一路的脸,终于是见了阳光。

    “咱还是有些远见,看来这废黜丞相制的好处真不少啊。”

    在老朱看来,一切之重都莫过于皇权,只要自己的子孙手中握紧皇权,那大明就不会落入异姓之手。

    “父皇英明伟岸。”

    虽已多年未拍马屁了,但老朱棣拍起自个老爹来,还是那么顺其自然。

    “皇祖父深谋远虑,孙儿敬佩不已!”

    朱高炽紧跟其后。

    “曾皇祖父之雄才伟略,瞻基望尘不及。”

    一个比一个拍得响。

    老朱心情,好了不少。

    季伯鹰放下杯子,瞥了眼这四代同堂,继续开口。

    “接下来,是内阁之弊。”

    “老朱,这也是为什么今天明明是聊丞相制和内阁制,我却花功夫和你讲宦官乱政。”

    “听好了。”

    此话一出,老朱脸上的笑容立刻收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