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来……

    付出了最多的农人,过的是最苦的日子!

    在京都享受的那些商贾权贵,什么都没有做,过的却是最舒服的日子!

    为什么会这样?

    吴沁不得解。

    秋八楼此刻也眉间微蹙。

    对于民间疾苦,他是有所了解的,只是他同样没有如李辰安这样走到群众中去,故而他只知其表,不知其根。

    现在他才明白社会的底层,日子过得是多么的艰辛。

    这是皇上绝对看不到,也绝对不会知道的!

    恐怕就连地方的官员也不了解……或者他们了解,却为了粉饰太平,为了自己的政绩,将呈报上去的奏折写的花团锦簇。

    于是,朝中一片祥和。

    官员们一个个皆以为天下富足,四海升平!

    在一片歌功颂德中,皇上便飘飘然不知所以,真以为自己就是真命天子!

    他看向了李辰安,这个走入了群众中的宁国未来的皇帝,他亲眼看见了世间疾苦,此刻他内心中会有怎样的想法呢?

    李辰安的面色很是平静。

    王老汉没有说那些税赋,但想来比之宁国并不会好多少。

    苛捐杂税是一个方面,在李辰安看来,导致农人如此贫穷的缘由还有这极低的生产力。

    千年以来,这农耕的技术并没有大的进步。

    在耕作上,在育种上,在施肥以及田间的管理上,在水利的灌溉上,甚至在农具的改良上,都还有着巨大的空间,只是受限于这个世界的科学技术,这一切都还没有发展起来。

    当然,原因还很多。

    比如粮商对粮食的定价权。

    也比如地方官吏的懒政,他们没有开源的思想,他们大多采取的是最简单的摊派!

    而摊派的对象,一定是最老实的农人!

    他们没有文化,更没有申述的地方。

    他们只能默默的承受。

    只要还有这样的一处破茅屋能够安生,只要还能果腹,他们就会守着自己的那一亩三分田,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

    他们,不到万不得已-->>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