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利好。

    对于农,从明面上却看不出有多大的益处。

    但农这个东西,却是所有皇帝最为重视的。

    现在新皇虽然尚未登基,却已经在回京都的途中。

    他登基之后,有多大可能再将国策的重心放在农业上?

    谁也无法预料。

    苏梓也很担心。

    毕竟投下去的是真金白银,一旦国策有变,弄不好就血本无归。

    范昌荣的担忧,不无道理。

    “皇长子是小武……他现在叫宁知念。”

    “据老夫所知,小武和摄政王情同手足,或许他登基为帝之后,并不会去改变摄政王定下的国策。”

    范昌荣眉间依旧一片忧虑。

    “明堂兄,可咱们不敢去赌啊!”

    “清溪作坊,按照计划投入的银子可是百万两之巨!”

    “为了提供清溪作坊的原料,咱们可还包下了许多的农户栽桑养蚕……春蚕已快要结茧,这又需要支付一笔巨大的银子。”

    “万一新皇登基之后要抑商,万一又回到以前的模样,明堂兄……”

    范昌荣俯过身子,轻轻的叩了叩桌面,低声说道:“咱们这一折腾,弄不好就万劫不复啊!”

    “毕竟,皇帝称孤道寡,这之前他不知道他就是皇长子,他和摄政王称兄道弟,这对他是大有好处的。”

    “现在摄政王死了,他也知道了他就是皇长子,他还知道他回到了京都就会成为宁国的皇帝!”

    “他虽是聋哑之人,可皇帝就是皇帝!”

    “他不能一言九鼎,他也能一笔九鼎啊!”

    “你说,这时候,他还会去想他和摄政王之间的兄弟感情么?”

    “再说,这位皇长子并没有真正的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对于国策大政,又能又多少好的见解?”

    “老夫反而担心他尝到了权力的甜头,刚愎自用,将温首辅等人的官儿给罢了,再弄出一番自以为是的祸国殃民的政策出来……”

    “明堂兄,到了那时候,咱们再想抽身,已来不及了。”

    “现在虽然会损失一些银子,总比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