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还有对这失散了二十年之久的儿子的愧疚……不要说宁知易那东宫位置不保,宁知行将更没希望!

    大意了啊!

    早知如此,当让李辰安死于广陵城。

    如果那样,怎会有而今这种被动的局面!

    天下事没有如果唯有面对,晚些回去,当约奚帷一见。

    就在姬泰想着这些事的时候,一名小太监急匆匆穿过中间的过道来到了皇上的面前。

    他“砰!”的一家伙跪了下去,“奴才启禀皇上,墨香亭三十二学子……其中三十一人听了皇上命题之后皆在沉思,唯有……”

    “唯有一名为李辰安的学子,他……”

    姬泰又看向了皇上。

    便见宁皇顿时大幅度的俯过了身子,并迫不及待的问了一句:“李辰安?他怎样了?”

    “回皇上,李辰安在知晓命题之后便开始磨墨,十息之后他便下笔!”

    “此时、此时恐怕他的诗词已做好!”

    这话一出,全场皆惊!

    这里坐着的每一个人都是跺跺脚宁国都要抖三抖的大人物,不说都是学富五车之辈,至少也都是饱读诗书之人。

    原本宁国的文风就极盛,这些人对诗词文章自然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

    按照以往,这样的一场文会中,那些学子们落笔几乎都在半个时辰之后。

    因为要理解题目,要去酝酿,还要去雕琢。

    但这小太监居然说李辰安仅仅磨墨了十息便落下了笔……这是不是说,假如有墨,他甚至能够直接落笔?

    就在所有人尚未能醒过神来的时候,楼梯口又有急促的登楼之声响起。

    又一个小太监急匆匆而来。

    “奴才叩见皇上!”

    “墨香亭学子李辰安已做完了一首词!”

    所有人的视线都落在了这小太监的背上,每一个人的眼里都是难以置信的神色。

    就连花满庭也有些惊诧。

    那日在广陵城的浅墨书院,李辰安做那首《将进酒》的时候,他至少还喝了许多酒,他同样是落笔而下,却可理解为因酒而发、妙手偶得。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