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看好的少年徒,位居第二,陈胜位居第三,位居第一的,竟然是一个他从未听说过的名字——章邯!

    “这个章邯是谁,我怎么觉得有点眼熟……”

    王离有些纳闷地看着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家伙,纳闷地不行。那些问题虽然简单,只要认真读书,就基本上能答得七七八八,中规中矩,但要想出彩,却是不容易。

    比如小公子亲自出的那个,带着三千骑兵,深入敌军腹地的那个问题,其实就很考验一个人的心智和眼光。

    章邯就是凭借着这个问题,稳压徒和陈胜一头,拔得了头筹。

    他不仅提出就食于敌,还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围点打援,分而歼之的详细建议,其建议大胆细致,有极强的操作性,哪怕是他都不得不承认,这个章邯,真的很有点东西。

    “哦,我前几天,刚从御马监要过来的监丞……”

    赵郢心情也不错,这个章邯,看样子,如今已经有了几分后世率领一群刑徒,打得各路起义军丢盔弃甲狼狈逃窜的气象。

    赵郢也不犹豫,当即大笔一挥,根据成绩,当场圈出了三十个人作为这次新兵营的代理百夫长。

    之所以是代理,是因为赵郢提出,半个月后,要进行第二次的全面考核,到时候,不仅要考兵法,还要考《铸军魂》,结合两次的考核成绩,确定百夫长的最终人选。

    一个月后,举行军中比武,排名倒数前十的,不仅要最后吃饭,而且要负责全营的卫生打扫,并为犹胜的小队全体成员清洗衣物。

    这个决定一公布,整个新兵大营,顿时又掀起了一阵内卷狂潮。

    就差点上演头悬梁锥刺股的戏码了。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但凡训练的空隙,就会有人凑在一起,研讨兵法,模拟作战,又或者是一群人争论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修筑驰道,修建长城,实行郡县,监管农桑,严明律法等等一系列朝廷政令的目的和好处,以及怎么才能更好地实行这些政策。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当天傍晚,圈定出成绩之后,赵郢就回了扶苏府。

    然而,还不等他落脚,就有下人快步走了过来。

    “启禀小公子,有墨家巨子禽,前来求见,已经在府上等了整整两个时辰……”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