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皇长孙这里,就是如此的流畅自然,丝毫不见半点烟火色。

    这狗东西,一方面把公平公正喊得震天响,另一方却扭头就毫不犹豫地就搞幕后操作,其不要脸的程度,令人瞠目结舌。

    他竟然想通过这次科举,给那些六国的余孽来一次釜底抽薪。

    既能向天下人展示,朝廷招贤纳士,一视同仁的决心,又能光明正大地分割六国余孽的力量。

    简直一举两得。

    最无耻的是,这狗东西还要在科举考试之后,直接以大将军府的名义再次举行一次招贤纳士的考试——

    顺势把那些被六国余孽挤掉的有识之士,纳入自己的囊中。

    当着自己的面,刨自己的墙根,竟然还有脸说自己吃肉他喝汤……

    始皇帝又是欣慰,又是好笑。

    忍不住伸手给他后脑勺搂了一巴掌。

    “注意掌握点尺度——科举制度大有可为,不能坏了名声……”

    赵郢笑着点了点头。

    “大父放心,我有分寸……”

    始皇帝懒洋洋地摆了摆手。

    “你有分寸就好,反正你是主考官……”

    赵郢:……

    此次科举考试,从试题的命制,到试卷的印刷,乃至阅卷的过程,都实行严格的保密,糊名誊录,主打的就是一个制度周密,唯才是举,公平公正。

    但这是对别人,对始皇帝和赵郢而言,想要私下里搞点小动作,简直不要太轻松。

    跟着对祖孙云淡风轻的处置不同,这段时间,聚集于咸阳,等着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尤其是那些出身寒门的,却很有些紧张。

    无成例可循!

    虽然朝廷给出了大致的方向,但没见到试卷之前,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所谓的科举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一次考试,朝廷主要照顾的是法家、儒家、墨家、农家之学,但也没有彻底堵死其他学派的机会。

    朝廷另设秀才科,超脱于四家学说之上,凡是天下有志于学,才能超拔,有治国之能者,皆可应试。

    也就是说,你如果所治之学不对路,又或者自认为才能超拔,有治国之能的,你也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