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测试数据都是“109kg”,同时跑了好几趟两百米,每次的结果却都是“23.56秒”,很明显身体的稳定性和耐力也在同步上升。

    “如果这样继续稳步提高,说不定我能成为奥运会的全项冠军……算了算了,还是小心为上,保险起见,为了不被有关部门抓去调查,以后就以百米跑步为主——这可是最能收获名利的运动项目。”

    不安又期待的席谷同学怀揣着小小的期盼,为自己的未来勾画了一片美好的蓝图。

    但是,这份小小的期盼却在接下来一天之后变为了愕然。

    “112kg,为什么会变化得这么快?”

    席谷惊愕地看着拳力测试机上的数据,立刻明白了什么。

    “等一等……我的身体素质,不会是指数性成长的吧?”

    明白过来的席谷开始转换思路。

    为了避免引人耳目,他不再在健身馆里进行测试,而是从父母的遗产里掏出了小一万块,在自己家里购买了包括举重床、杠铃等一系列的仪器,测试去掉拳头速度这一影响因素的,单纯的胸腹力量。

    尽管有些肉疼,但如果真是像自己所想的那样,那事情就很大条了。

    接下来,席谷停止了在学校的两百米跑步测试,同时每天早上起床都会在举重床前测试一番自己的力量极限。

    经过数天的进步,身体的稳定性已经达到一个不错的程度,因此席谷能够轻松试探出自己的身体的极限,他详细记录下自己每天的测试数据——

    “101kg”,

    “102kg”,

    “103kg”,

    ……

    在第十天的时候,席谷开始觉得“110kg”明显游刃有余,在第十四天的时候,席谷勉强举起了“115kg”的重量,五十天过后,测试结果显示,自己的力量已经提升到了“164kg”以上。

    对于一个高中生来说,这无疑是很优异的成绩。但席谷并不在乎这个成绩——因为对他来说,等到明天以后,他又会抛下这个成绩,将自己的卧推力量再往上轻而易举地提升一公斤以上。

    详细检查了自己的力量成长数据,在制表上画了一条圆滑的曲线,找到了对应的指数公式。
>

上一章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