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轻伤的士卒,共两千人左右,不参与李信的突袭之战。而是处在秦军大后方,威慑下蔡城里的楚人,避免城中有人带头率领下蔡的楚人从后方袭击秦军,造成李信腹背受敌的可能。

  “军候,淮水上的船只已经尽数凿沉,下蔡附近已经没有一艘船了。”

  一个二五百主走过来禀报。

  李由点点头,转而说道:“将粮秣辎重尽数装上车,等大军离开半个时辰后,吾等就启程出发。”

  ……

  辐轮转动,带着车舆前进。

  李信站在战车上,不由回首,目光眺望南方。

  他看着远处尚在晨曦微光中的下蔡城,以及城后那条他已经看不到的河流。

  淮水。

  李信轻轻一叹,声音中充满了惋惜,也充满了不甘。

  他已经攻破下蔡,饮马淮水,只差一步,就可渡过这条大河,直取楚都寿春,活捉楚王负刍!

  滔天大功,就在眼前啊!

  哪料到项燕的突然出现,打乱了他的所有计划。

  这场战斗,他没有必胜的把握。

  楚军有三万人,就算李信能胜,恐怕也没了渡过淮水,攻取寿春的力量。

  若是败了,那就更不用说了。

  而且,他李信的敌人不只是项燕。

  李信转头,又望向西北方向,双眼中既有怒火,又有担忧。

  昌平君!

  此人泄露自己的奇策给楚军,想必是存了背叛之心。

  昌平君坐镇淮阳重地,掌管蒙武七万大军的粮秣运输。他一旦反叛,就会像一把刀子从后方捅入蒙武的背上,后果不堪设想。

  蒙武,恐怕危矣。

  ……

  时至正午,距下蔡城十余里处。

  一条赤色长龙,正在这片宽阔平坦的原野上缓缓前行。

  在这支赤色军队的前方,有一处小山丘,不高,但足以挡住正常人的视线。西侧还有一片树林,里面有许多雀鸟飞起,在空中扑腾。

  叶琮担任楚军前锋的主将,他此刻站在战车上,紧盯着那片树林。

  作为叶氏的子弟,叶琮是这个国家天生的贵族,自然学过兵法战策,如今见那林上雀鸟腾飞,不由低语道:“兵法上说,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以此观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