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由皱眉。

  我不就当个副将而已,你小子用得着这么激动吗?

  都要三十岁的人了,行事一点都不稳重,朝堂之上竟如此失态。这样下去,怎能扛起蒙氏良将的大旗?

  看来回去还要好好教教才行。

  ……

  “蒙恬啊。”

  秦宫深处,一处亭台中。

  秦王政倚着栏杆望向远方,一想到大朝会时的场景,特别是蒙恬父子脸上的奇怪表情,他就忍不住想笑。

  “赵佗这小子出的换将主意,确实更稳妥一些,但终归委屈了蒙恬。看来此番伐楚之后,我得补偿蒙恬一下。届时就让他去征伐齐国吧,齐国比荆楚更弱,让蒙恬为将,想来应无问题。”

  秦王政一边说一边笑,对于蒙恬,他还是很喜爱的,要不然也不会询问对方是否有意辅左李信伐楚。

  当然,他当时也只是询问而已,并没有说过任何许诺性的话语。

  就如当年他询问李斯,是否有意与王族结亲。

  透露出那个意思,能提高对方的积极性,同时并不做出一定的许诺,留下一些转圜的余地,这便是他秦王政掌握的驭下之术。

  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更别说是君王之口,更不可随意应承。

  当然,他秦王政也不是无信之人,既然能向人询问,就肯定是有那个意思。比如此番蒙恬之事,若无赵佗提出换将之策,副将之职定然落在蒙恬头上,他绝非空口而问。

  还有与李斯结亲的意思,若是没有赵佗的出现,此事也不会有其他选择。

  想到这里,秦王政脸上的表情再次变得古怪起来。

  “赵佗,李由……”

  作为一国君王,秦宫之主,发生在这宫里的事情,他怎么可能不清楚。

  “李由只是中人之资,但品行尚可,也有可堪一用的才能。李斯则是王左之才,通晓法家之术,提出的策术很对寡人的心思,日后大用,以李斯来治国,想来能让寡人省很多心。”

  “至于那赵佗,年岁虽小,却极端聪慧,再加上有那股少年欲封侯的锐气,寡人颇为喜爱啊。且其勇锐却不急躁,行事更有老成之风,能通兵法策术,日后长成定是我秦国一员良将。再加上他还知晓公输般、农家之术。如此才能,让他尚公主也不是不行,只是……”

  二选一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