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自顶着烈日,忍受着各种蚊虫的骚扰,亲自跋山涉水深入基层。

    亲自教授各族如何用牛耕田,如何使用各类先进的农具,普及先进的耕种理念,结束了本地夷民刀耕火种的历史。

    还给夷民们带去了优质稻种,而一些不适合种稻的地方,除了种桑养蚕、丝织技术外,诸葛亮还给他们带去了茶种,教他们种茶采茶。

    而刘禅则忙于安排人手,向南中人普及新政,重新丈量土地。

    对于南中各郡尚未开垦的有价值的土地,刘禅鼓励开荒,无论你原先是什么身份,只要愿意去开荒,都可以免费领取工具。

    谁开垦来的土地就是谁的,并且新开垦的土地,除免费向官府领取粮种外,第一年亦无需纳粮。

    为了抑制土地兼并,刘禅准备在南中试行“阶梯纳粮”,占有土地越多,官府抽税上计比例就越高。

    地越少,税赋也就越少。

    刘禅还命各郡太守注重监察,以保在新政实施的过程中不要走样,尽量保证公平,对于刻意隐瞒占有土地情况,干扰土地丈量的人一律从严处理。

    南中刚刚被刘禅三路大军“犁”了一遍,加上传言与赠画咒盟之举,此时推行新政几乎没有什么阻力。

    难的是今后漫长的岁月里如何保证执行公平。

    但这就是麾下官吏的职责所在了,刘禅不可能任何细节都去亲力亲为。

    而且只要是人去执行,任何制度都有隐患,都有可能出问题,只能日趋改进,却不可能达到完美,对此刘禅也有清醒的认识。

    只要能促进当前状态下的南中生产力发展,现阶段提高人民的劳动积极性就可以。

    以后随着发展出现的问题,那再改进便是。

    同时,王猛率领麾下也在指挥“拔钉子”行动,将东吴在此地的细作据点一一拔除,大搞反间活动。

    各郡治所等重要地点加强进出管理,民众举报可疑的江东或北方人士,经核实确实为细作后由官府进行奖励,进一步压缩细作探子的活动空间。

    各项事宜都在齐头并进,雍闿的各地巡游之旅也开始了,舆论宣传、拉仇恨的工作卓有成效,雍闿每到一地便会受到群众“热情”的迎接。

    只是烂菜叶、臭鸡蛋现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