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可恨,如今也都还没做呢,自己不能拿别人还没做的事便先做定论。

    毕竟他已深刻体会到,无论人还是事,历史都是可以改变的。

    诸葛亮与马谡心中这才释然,马谡忙拱手施礼:“臣不敢,似此等贪生怕死、见利忘义之辈,吾亦欲杀之后快!”

    刘禅表情微妙,颇有深意道:“幼常此后亦当以此等人为戒,尽忠尽职,不负军师如此看重。”

    “是!”

    “坐吧。”

    马谡见刘禅表情不似先前,这才彻底放下心来入席而坐:“谢太子。”

    其实抛开心中的固有印象来看的话,刘禅承认此人的形象还是很好的。

    外形不差的同时,言谈举止也自有一股很有教养的风度。

    而且此人逻辑清晰,才思敏捷。

    难怪诸葛叔这种工作狂,也常和他聊那么久。

    “幼常,诸葛军师说你对南中之策的看法与孤等不谋而合?”闲言几句缓和一下有些僵硬的气氛之后,刘禅直奔主题。

    马谡忙道:“是。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知我等之策,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

    “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当服其心而已。”

    意思面对这些反复叛乱的异族,你连兵带民全屠了名声就臭了,从仁者之师变成了残暴之军,从此异族再不会心服。

    若能先收其心,自然不必大举屠刀而叛乱可定。

    刘禅虽点头,但马上问道:“然南人与我种族不同、风俗迥异,长久以来不服教化,如何可收其心?”

    漂亮话谁都会说。

    但如果马谡不能说出点更具体的东西,只是停留在这种大而空的大方向层面上,那刘禅以后就会将其彻底雪藏。

    再不会给他坏自己大事的机会。

    什么身份就该做好什么事情,大方向层面上的把控,是主公与决策层该干的事情,而不是他马谡。

    他如果只盯着大方向,那纯粹是好高骛远,你现在该干的是按照定好的大方向,去想办法把事办好。

    但有些-->>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