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周当然不知刘禅心中的吐槽,此时一拱手:“刘公子高瞻远瞩,实乃我辈楷模,谯周佩服。”

    “是啊是啊,汉中之战事关重大,理当速速调集兵马粮草,火速驰援。”

    “不错,刘公子高论,理当如此。”

    众人纷纷出言称赞,表态支持。

    那是自然,刘大公子最后一句话说的太诛心了。

    你再墨迹,那就是心向汉贼。

    这沉重的大帽子往谁脑袋上一扣,都够砸出个颈椎间盘突出的。

    可没人想让自己的仕途多出这么个巨大的污点。

    诸葛亮见众人说的差不多了,羽扇一压,现场再次恢复了肃静。

    他笑眯眯道:“公子言之有理,诸位既然也同意,那便立即筹备。倘若再有阻挠者,严惩不赦!”

    大领导拍板之后,会议结束。

    不过此刻与来时却不同了,成都的官员们无论品秩大小,路过刘禅身边时都要打个招呼寒暄两句。

    一副很热络的样子,虽然他们大部分人,刘禅连名字都叫不上来……

    ……

    待回到诸葛亮办公的屋子门口,刘禅本欲告辞,不过军师却又出声相唤。

    只见他回到房中,自案几上取来一个丝织布袋,从中拿出了一本“纸质书”交给自己。

    这个年代纸张已经有了,但因为质量、成本和产量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普及。

    诸葛叔手中的书,是用昂贵的上好左伯纸书写而成,又以针线缝装成册。

    只见诸葛亮将书递过来,笑道:“此乃亮闲暇时手抄而成,公子偏爱军事,研读此册当会有所裨益。竹简沉重,久读手腕疲惫。布帛绵软,不便翻阅,是以用纸抄写。”

    刘禅接过书,上面以雄浑大气的笔体写着《六韬》。

    他一时语塞,不知该说些什么。

    闲暇时……诸葛叔这个工作狂所谓的闲暇时,一般都已夜深人静了。

    堂堂益州一把手,处理完繁杂公务之后还要亲自给自己抄书……

    翻开书册,其中贴心的标注好了断句。

    三国时期还没有标点符号,没有老师的寻-->>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