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那不一样,我跟你那是天作之合,有道是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咱们可是过命的交情,我就是不信自己的亲妈,也不会不相信你。”

    袭人红着脸,脑袋晕乎乎的问道:“哪有你说的这么好,再说我们哪有过命的交情。”

    沈亮呵呵笑了一声,朝袭人勾了勾手指头,袭人把脸凑过来,沈亮小声嘀咕了几句,直说的袭人脸蛋儿发烧,几乎要裂开。

    沈亮摆摆手道:“好了,你只要记住,无论是谁,就是你亲哥哥,想要从账上支钱,也必须走公账,这是规矩。”

    袭人目光坚定的点了点头,她在账簿上记下王熙凤支取现银一万两。

    又说道:“宝玉,这几日有不少外地的客商,想要从咱们这儿买书,还说要见见写书的作者。”

    沈亮摸着下巴道:“这么快就有外地的人来了?我还以为要过一段时间,这样,见面就不必了,你让他们预存一部分银子,待书印好,就通过漕运发到江南去。”

    眼下并没有什么物流、也没有快递公司,南北货物流通,一是通过陆路交通,这个方式耗费糜多,费时费力,还会遭遇山贼打劫,风险较高。

    另一个方法就是通过水路,也就是京杭大运河,通过漕运实现货物往来。

    一直到清末铁路出现之前,京杭大运河都是南北的经济命脉,而运河沿线的几个城市,也就自然成为了古代的经济中心。

    例如扬州、临清、济宁、淮安,都是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是大周朝经济繁荣之所在。

    沈亮考虑到古代没有版权意识,专利也得不到保护,所以发行的《西游记》一直以期刊的方式,就算那些黑心书局想要盗版,也只能盗版一部分,想要看最新版本,还是要硬着头皮购买“玉翔书局”出版的书。

    不过外地客商因为路途遥远,期刊的形式并不适用,所以这些客商想要跟沈亮购买以后的书稿,方便统一印刷,他们的价钱更高一些,也算是一锤子买卖。

    沈亮自然不可能傻到把所有的书稿都给他们,他只能保证会比京城提前个几章,不过只要有一本书,这些客商就能在江南一带大量印刷。

    大周朝的江南省,富甲天下,承担着大周朝三分之二以上的税负。

    这里大量依靠纺织业,至于水稻、小麦等粮食-->>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