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被杨承应一眼看出来了。

    “杨千户,这是朝廷的旨意,你不可违抗旨意。”

    熊廷弼一脸严肃地道:“至于军功赏赐,朝廷不会忘记的。”

    好几百颗首级,朝廷暂时拿不出那么多的钱赏赐。还得等皇帝拿内帑,才能够支付了。

    因此熊廷弼只能这样说。

    杨承应听出破绽,含泪磕头道:“将士寒雪用命,至今没有抚恤,但凡有感情都于心不忍,何况我哉!”

    说罢,磕头在地。

    意思是不会接受旨意。

    果然棘手!

    熊廷弼下意识的看了眼方震孺,体会到了他以前话里的真意。

    接着,众将都跪了下来,恳求朝廷把军功赏赐兑现。

    熊廷弼一下子被架在火上烤,只好道:“既然你这样想,那就等赏赐兑现之后再接旨吧。”

    “多谢。”

    杨承应脸上悲伤,心里却在想,嘿嘿……下次再说。

    起身后,杨承应一抬手,众将让开了道路。

    熊廷弼也很明白情况,领着众人沿着让开的道路往前。

    随着大明和朝|鲜的贸易越来越红火,再加上杨承应和登莱的贸易,旅顺港开始出现复苏的状态。

    不少荒废的地方,也开始出现修复的迹象。

    一座座全新的建筑也出现。

    忙碌的人们见到熊廷弼等人躬身行礼,随后忙自己手头的事。

    欣欣向荣的景象,让这些跟随熊廷弼来辽东的大员都以为自己到了登莱。

    “杨老弟,你治理地方颇有政绩。”

    连熊廷弼也对此赞叹。

    “谢大人的夸奖。”

    杨承应依旧表现得很谦虚。

    “你这是怎么办到?”

    “回大人的话,属下把因战乱和饥荒而家庭破碎的老弱妇孺都集合起来,把从江南采购纺织机器提供给他们,织出来的布匹销往朝|鲜和倭国。”

    “意思是鼓励商业,是吧?”

    熊廷弼这句话,引起了杨承应的警觉。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