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裕的大肆宣传,金州大捷的消息也开始在京城传开。

    得到确切消息的大臣们都坐不住了,开始串门,商议此事对他们的影响。

    熊府,已经谢绝一切宾客的熊廷弼,正在书房写书法。

    农家出身的他,心中对于这段时间发生的事,充满了悲愤。

    原本支持王化贞的张鹤鸣,此时,竟摇身一变成了最支持袁可立的中枢要员。

    为啥支持袁可立?还不是因为袁可立名义上管着金州,而杨承应刚取得金州大捷。

    有了这一项“大功劳”,他兵部尚书的位置就不会被换下,同时推掉了辽西陷落的责任。

    熊廷弼的长子熊兆珪急匆匆冲进父亲的书房:

    “父亲,大事不好了。”

    “为父说过你多少次,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冷静,怎么还是毛毛躁躁的。”

    熊廷弼搁下手中的毛笔,问道:“什么事这么着急?”

    “父亲,徐侍郎已经入京,金州大捷的事应该是真的。”

    熊兆珪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哦,这算是一件好事。”

    熊廷弼非常淡定的放下袖子。

    他和杨承应有过数面之缘,也曾一起商讨过三方布置的策略。如今金州这一环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令人深感欣慰。

    熊兆珪却不这么认为,他急道:“父亲莫不是昏了头。金州取得大捷,正好衬托父亲辽西之败是何等不堪。”

    “为父当然知道其中利害。可是非曲直自有公论,为父并没有做错什么。”

    熊廷弼端起茶杯,说道:“钱粮都被张尚书交给王化贞管理,我手上可用之兵仅五千人,如何把辽西之败算在我头上。”

    “张鹤鸣把金州的功劳往自己身上揽,责任全推给了王化贞。王化贞已经下了诏狱,可父亲还在,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熊兆珪急道。

    父亲这段时间把自己关在书房,他却行动自由,到处打听。

    得到的消息一个比一个坏。

    让熊兆珪认为,父亲的结局怕不是革职那么简单。

    可是父亲似乎对此漠不关心,一直没有争-->>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