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分之一的人口都在做征夫,这是何等概念?

    秦国目前就在崩溃于不崩溃的边缘反复横跳,然而极限压榨国家的最后一点动员能力已经成为了始皇帝的行政理念。

    作为一个一统天下的君王,他并没有把人民当成独立的个体来看待,而是统一的看成可动用的资源。

    有多大力量,办多大事,有一点力量不用,那就是浪费,自商君变法以后,这基本上成为了秦国历代国君的共识。

    秦国的行政理念向来如此,基本上每一代秦君都在玩极限施压的政策,始皇帝不过是玩的更极限罢了。

    按照正常情况来看,这些庞大的工程基本上已经达到了现今大秦的极限,始皇帝是为了不浪费一丝一毫能动用的力量,又不是奔着亡国去的。

    但是如今,情况又有所不同了。

    因为赵泗!

    这个不负王命出海归来的年轻小伙子!

    新粮!晒盐法!

    这意味着什么?

    粮、盐、二者,国之命脉。

    粮食还没种出来,推广普及也需要很长时间可以暂且不谈。

    晒盐法已经得到验证,等到蒙毅负责主导的盐田大规模测试成功,顷刻之间就可以摧毁原本的煮盐工艺,顺带对齐地某些靠煮盐为生的大贵族开一波毁灭性打击。

    晒盐法一出,盐的质量和产量提高,成本下降,齐地现存的大贵族基本上都要血本无归。

    盐价下跌,产量提高,再等到新粮推广普及开来,这意味着,可以动用的能量又多了几分。

    说白了就是盐价低了,粮食多了,黔首的承受能力更强了,可以动员的力量就更多了。

    自商鞅变法以后,秦法不管再怎么改,其对底层人民的束缚和压迫都是不容置疑的,区别只是在于多少。

    疲民,弱民的政策本就是大秦的基础政策之一。

    秦国的军功爵制度晋升也没那么容易,秦国放在明面上的压榨也比六国狠的多。

    只不过秦国的律法更加严明,一切制度摆在了明面之上。

    秦国的压榨又不是毫无底线,最极限状态也会留出一丝喘息空间和上升渠道。

    始皇帝也-->>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