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皇帝不掌钱粮,没有财货恩赏,但是李太后的赏赐,还是让冯保喜出望外。

  最重要的是,这一番赏赐,宫里上下都知道,他冯保还是深受太后和陛下信任,这才是关键,有了权势,些许金银阿堵之物,那还不是轻轻松松?

  冯保对太后的奏禀,廷议部分,主要以自己怒骂葛守礼为主,讨太后欢心,是冯保的必修课;

  而对经筵后,小皇帝和张居正的利益交换,冯保奏禀主要以攻击晋党这帮大臣们僭越皇权,和息事宁人背后的酸楚为主;

  至于天怒人怨、人神共弃的解刳院,冯保解读为张居正表示自己不会和晋党合流,或者说不会像高拱那般联合大臣限制皇权的一份投名状。

  “不能继续进行下去了吗?”李太后略显有些不甘心的说道。

  虽然张居正干了天怒人怨的事儿,选择了彻底站在了皇帝这一侧,让人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张居正比那高拱还要厉害几分,要是张居正也要学了那高拱,孤儿寡母如何坐江山?

  但是这些个无法无天的大臣,得不到惩罚,实在是让李太后心里堵了一口气。

  冯保也是无奈的说道:“元辅做事有分寸,所思所虑皆是大明,皆是陛下,元辅不想陛下亲政接掌江山之时,是个破破烂烂千疮百孔的大明。”

  “大明经不起折腾,高拱枉费了先帝信任。”李太后对高拱的态度是复杂的。

  高拱这个辅佐夫君的元辅,夫君在时,还有几分恭顺之心,在夫君大行之后,借着晋党和遍布朝野的党羽,居然要限制皇帝批阅奏疏,这是她决不允许的事。

  这个案子,到了这一步,无论真相如何,都只能是陈洪这个阉贼,轻信了手书,以为自己勾结了失势的前首辅高拱,因为不满权势丢失做的滔天大案。

  至少在朝廷定性上,必须如此。

  张居正已经表态,息事宁人,若是李太后执意要做,就是把新首辅张居正,完全推向了晋党。

  晋党可没少拉拢张居正,即便李太后在宫里,都有所耳闻。

  对于张居正的态度,李太后还是很满意的,又要名又要权,那是王莽,只要权不要名,恰到好处。

  放过追杀高拱,换取张居正的投献,利用政治利益交换政治利益,是先帝大行后,-->>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