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当然也看到了城头的狼烟,但周瑜下意识的认为,这是城中向营寨守军下达了命令,让他们向寇封来援方向突围,所以周瑜加强对寇封那个方向的防御,结果却发现,魏延的突围方向不是鄂城南门,而是鄂城东门。

    这么一耽搁,周瑜再调整兵力部署已经有点来不及了。

    魏延也是勇猛,不愧是这个时代顶尖的名将。

    他自己领兵在前,亲自开路,率众杀出重围。

    汇合了张溪的三百人队伍后,魏延还嫌不够,又让张溪带领从营寨中逃出来的士卒先回城,自己则带着张溪带来接应的三百人,反身再次杀入敌阵,接应出先前安排的断后士卒,然后自己又亲自断后,且战且退,最后在城墙床弩和弓箭的掩护下,退回了鄂城。

    至于寇封这货一路上带人就沿着城墙跑,在城墙上的床弩和弓兵的掩护下,也安然退回了南门。

    这场救援其实很险,也相当幸运的。

    第一是寇封到底能不能成功击退凌统,吸引周瑜的注意力。

    如果这一点寇封做不到,一切就无从谈起。

    第二是魏延能不能抓住周瑜军调动部队的空隙,从包围圈杀出来,如果杀不出来,那就算张溪去接应了,三百人也不够人家大军塞牙缝的。

    第三这是张溪第一次亲自领兵出城作战,这要是一个不小心,小命就没了。

    但好在,这次老天爷站在了张溪一边。

    寇封不仅成功的激怒了凌统,甚至凌统“配合”到主动让出寇封的出击道路,这让寇封突击凌统本阵的行为变得容易的多。

    再之后,甘宁调后军士卒聚拢列阵的时候,居然正好放开了对鄂城东门方向的包围圈,让张溪能够有惊无险的通过东门外的沿江滩涂,靠近魏延营寨方向,给接应魏延创造了好到不能再好的条件。

    战争有时候就是这样,在战前可以布局很多,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反应,但等到战争真正爆发了,主将能做的就是随机应变,然后听天由命。

    这次,老天爷眷顾了张溪,给张溪创造了太好的救援条件,这才让这次救援变得有惊无险。

    因此,回城后的寇封和魏延倒没啥太大的反应,张溪可是花了好久才平复下来特么太危险,也太特么运气好了。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