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张溪,虽然也有点惊讶到懵懂,但对于刘备要“复设丞相”的想法,也不是没有自己的理解。

    诸葛丞相嘛,名传千古第一相啊。

    可张溪也一样想不通,就算诸葛亮的才能确实出众,人品确实出众,对大汉和刘备确实忠心耿耿.他不已经是中书令了么?!

    中书令,虽然不是丞相,但也是宰执了啊虽然丞相和宰相之间的权利差距确实非常大,但这并不能妨碍诸葛亮同样名垂千古吧?!

    为什么要突然的更改国家行政制度,复设丞相呢?!

    三个人,各有自己的想法和顾虑,因此对刘备的这个问询,谁也无法在第一时间给出自己的答复。

    最后还是刘备比较“贴心”,主动的给出了自己的理由。

    “朕年事已高,近日批阅三省六部奏本时,常觉精力不济,思绪混乱,长此下去,朕亦恐耽误国事。复设丞相一职,由丞相总领三省六部,做出决断后再交由朕批阅,如此既不耽误国事,朕也可轻松一些。”

    刘备这个理由吧.说实话,谁信谁傻子。

    刘备年龄大了,精力不济,这个确有其事,但以刘备目前的状态来说,绝对不至于要到思维混乱的地步,而且就这点理由来说,也不至于要复设丞相。

    如果只是为了缓解批阅文牍的压力,刘备身边也有专门负责文书传阅的黄门侍郎,也就是私人秘书。

    顺带一提啊,黄门侍郎可不是内侍宦官,这可是正儿八经隶属于中书省的治事官,没点家世,没点文化水平,还当不上这个官呢。

    黄门侍郎的职责本来就是帮天子整理文牍,方便天子阅览批注的刘备要是觉得批注太累,完全可以多找几个黄门侍郎,帮他进行文案整理嘛。

    至于说丞相统领三省六部,这就更加让人无法理解了.中书令本来就有统领三省六部的职责,这头上再加个婆婆,算怎么回事?!

    刘备说这些话,给人的感觉,他就是在因人设事,而不是因事设人。

    可刘备从来不是这样的人啊。

    张溪,庞统,黄权,三人听完了刘备的解释后,互相看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疑惑,以及顾虑。

    其实三个人都不笨,哪怕是张溪,虽然因为常年镇守地方和领兵作战-->>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